八十年代依然留传的骡驮轿
(一)女大十七八,定了婆婆家,
请阴阳看吉日,大送雇吹打。
(二)两家说合定,今日就出聘,
小弟押柜子,嫁妆送上门。
(三)骡轿雇一乘,鼓匠后边跟,
二红连响三声,来到娘家门。
(四)轿到娘家门,娶戚忙接迎,
女儿梳妆齐,盖上埋头红。
(五)盖上埋头红,送亲挠出门,
上轿穿黄鞋,鞋底不粘尘。
(六)花轿一起身,鼓乐一齐鸣,
绕大街穿人群,娶亲上路程。
(七)一人打前栈,报给娘家门,
点火把响大炮,亲朋门上迎。
(八)下轿倒红毡,五谷撒的欢,
当院拜天地,回家换装穿。
(九)洞房面朝墙,喜灯锅台放,
换了装出洞房,认大小念礼帐。
(十)认大小磕罢头,总领来按亲友,
排辈数老姑舅,席坐正当头。
(十一)席罢天快晚,洞房不安然,
家里人憋满,耍笑逗人欢。
(十二)新人说令子,句句带晕腥,
鸳鸯揖带哨子,桌上翻酒盅。
(十三)耍笑人散尽,婚事告一宗,
小两口怎和成,门外有人听。
注:歌谣描绘了旧时河曲民间嫁娶婚事的乡风民俗,至今延习。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