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师德师风建设 > 看不懂的板书,看得到的师者匠心

看不懂的板书,看得到的师者匠心

2025年04月18日 10:01:59 来源:北京日报客户端 访问量:357 作者:田闻之

最近,哈工大物理学院某教授因为板书“火”出了圈——英文、中文、数字、算式、图标、解析……小小粉笔连写八块黑板,每一笔都工工整整,每一块都排布清晰,漂亮得像艺术品。网友们一边调侃一边点赞,“虽然看不懂,就是很爱看。”

这些年,因板书而“圈粉”的老师不少,“坚持26年手写板书”的黄教授,将力学理论抽丝剥茧,层层推导,一目了然;“板书吕”被称“一位被语文耽误的美术老师”,精美手绘板书犹如课堂风景线。清华大学连续多年举办教职工粉笔板书比赛,从经典诗文到科学公式,或清雅秀美,或遒劲有力,“5分钟徒手画一台航空发动机”被传为佳话。没有PPT、不用太花哨,返璞归真的板书生动诠释着“三尺讲台存岁月,一支粉笔写春秋”的深沉意味。

大家何以对板书情有独钟?大抵是戳中了某种情怀。遥想当年,大家身边或许也曾有那么一位乃至一群“神手”,“徒手可画圆、闭眼能画方”,寥寥几笔便将“知识宇宙”跃然眼前,成就求学岁月中的惊艳一幕。透过板书往深了看,触动大家的更是师者的匠心。就像被问及何以只需一支粉笔就能上课,黄教授回答“因为内容都在我的脑海里”。不急不躁、徐徐铺展,一笔一画书写的“粉笔板书”,是对庞杂知识的拆解与梳理,也凝结着执笔者的思考。伴随粉笔触击黑板的笃笃声,“吐辞为经、举足为法”的形象悄然种下,求知的种子悄然播撒。

智能时代,教学手段更新换代,教学工具推陈出新。作为智慧教育的产物,这些新技术为课堂加载了直观丰富的视频、鲜明生动的动画,确实让教学更生动、更高效。但不知何时起,技术含量在教案中越来越高,“全盘PPT”不少,“一键输出”者更多。一些老师再也不拿粉笔,揣着一套电子教案“大杀四方”,看似有“声”有“画”,却带着一股冷漠的人机感,台上台下各说各话。如此这般,技术用得再炫,花样叠得再多,也无法拉近与学生的距离,反而可能成为形式主义的新变种。

不同学科、不同教师各有风格,教学方式必然多元多样。未来,我们或许也不一定都要用“粉笔板书”。但必须认识到,无论怎么发展,技术元素都是“末”,师者匠心方为“本”。对于教师职业的尊重、对于传道授业的敬畏、对学生的关爱,必须始终融汇于每一个教学场景。毕竟,最有效率、最动人心的永远是那份严谨与真诚。

编辑:xrh
评论区
发表评论

评论仅供会员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校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教育部 中国现代教育网 不良信息 垃圾信息 网警110
郑重声明:本站全部内容均由本单位发布,本单位拥有全部运营和管理权,任何非本单位用户禁止注册。本站为教育公益服务站点,禁止将本站内容用于一切商业用途;如有任何内容侵权问题请务必联系本站站长,我们基于国家相关法律规定严格履行【通知—删除】义务。本单位一级域名因备案流程等原因,当前临时借用网校二级域名访问,使用此二级域名与本单位官网权属关系及运营管理权无关。忻州市河曲中学 特此声明。
ICP证 京ICP备13002626号-8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2087
联系地址:山西省河曲县长城大街西
北京网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仅提供技术支持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