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文化采风赋
石滔
黄河文化,陕晋蒙源远流长金三角;扩大影响,接壤地继往开来相交融。一条黄河,几字湾里流淌亿万载;中段长城,连接三省逶迤千百年。这里煤炭资源富集,此地工矿企业发达。府谷多年稳居全国百强县,保德河曲山西忻州占鳌头,准旗在内蒙更是北国翘楚。府谷作协一部发起,跨越三省四县采风。
五月十四风和日丽,廿八会员六点启程。跨二桥车流滚滚,经保德信心满满。府保公交往来穿梭,运煤大车川流不息。越天桥,钻峡谷,看天桥峡谷平湖万顷;想往事,思瀑布,恨清廷逼贡石花鲤鱼。有天然气管道横跨黄河两岸,行沿黄路宽敞欣赏峡谷美景。华莲桥煤车排成长龙,石梯子天险吸引双睛。
到曲峪看大寨田依旧,过雄镇览古寺院肃穆。唐家会二人台没断,五花城水浇地连片。河曲县城繁华车水马龙,白朴公园华丽美女娉婷。有文笔塔高耸入云,存花卉坛鲜艳夺目。打彩旗高调显示文人采风,拉条幅排队摄影留住永恒。阅读碑文赏当代书法,倾听故事看文章厚重。情切切不忍离去,意绵绵思念贤能。
娘娘滩美景早已向往,乘铁舟过滩满天要价。讨价说走浅水挽裤渡河。船工假戏真唱减价双赢。登小舟撑篙清水摆渡,看涟漪泛波其乐融融。十年前我曾渡河到滩,流水大船夫摇浆抵岸。黄河水大减我有隐忧,盼只盼水涨扬帆行船。
娘娘滩黄河小岛,离河面不是很高。滩上四周绿树环绕,滩中良田平整肥膏。大集体住户百八十人,到现在还有农人耕种。岛上有古迹偌大石雕乌龟,皇家无牵连谁能凿出移来?全村皆姓李,李广后人传。事出有来由,不是胡乱言。
娘娘滩上有典故,史书口头传说真。大汉刘邦开创基业,晚年吕后专权杀戮。贬薄后妃于代北,忍辱负重方保命。为苟活扮农妇下田,送儿子太子岛避难。娘娘滩、太子岛,相距不远,外地客、流浪汉,登上需船。朝廷硬汉周勃,庙堂智囊陈平,武力夺取政权。铲诸吕天下平安,迎刘恒文帝出现。“文景之治”大汉鼎盛,国泰民安史书同赞。为迎母亲薄太后回长安,公人只能放大火烧房产。李家后人岛上居住,代代繁衍成就今天。
离山西越过黄河,到内蒙来到龙口。高架桥挂在云梢,高速路四通八达。铁路快速直通大海,公路宽敞连通呼市。大口村瞻仰民俗文化,村史馆聆听美眉讲解。村容村貌整齐干净,大街小巷硬化美容。一色蓝墙青瓦,尽显红色文化。傅官田主编《河府县专志》陈列馆中,众烈士谱写“革命纪念墙”引人注目。
在大口品尝美食,啖麻花荞麦碗饦。间隔久风卷残云,摊主忙应对自如。坐大巴返回府谷县城,傅老师讲述当年抗战。小日本越黄河烧杀抢掠,有国军扛枪炮奋起抵抗。双方互有三十多名伤亡,巡镇县城鬼子不再渡河。
沿黄河三级路返回府谷,在酒店做总结畅所欲言。合影留念记过程,收获颇丰出《专集》。
2023.5.14随府谷作协一部采风后作
作者简介
王守贵,笔名石滔,陕西府谷人。中文本科学历,中学语文高级教师。中国散文学会、中华诗词学会、榆林市作家协会会员。在《散文选刊》《海外文摘》《延河》《陕西诗词》《西部散文选刊》《安徽文学》《陕北》《榆林诗刊》《榆林老干部》《各界导报》《陕西电大报》《太原日报》《榆林日报》等报刊发表作品百余篇。多次获文学奖励。 作品入选《中国最美的散文》《府谷县志(二轮)》《榆林历代诗词全集》《中国当代名家系列作品选·散文卷》等选本。现任《府谷文艺》副总编。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