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河曲历史 > 从谚语与民俗看河曲文化

从谚语与民俗看河曲文化

2023年06月25日 17:28:38 访问量:280

从谚语与民俗看河曲文化

        一、民俗是谚语产生的基础,谚语是民俗的表现形式

  谚语是以本地的生活习惯、风俗、气象、物产等为立足点,而本地的民俗正是该地谚语产生的基础。下面以河曲民间饮食风俗为例进行说明。

  河曲饮食文化是其地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民谚说:"靠山吃山,靠水吃水。"这一俗语形象地说明了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河曲地处三省交界处,是多元文化的交汇之处,独特的物产与文化背景造就了这里独特的风俗和独特的饮食习惯,无论是地方特产、街头小吃,还是家常饭菜,无不包含着河曲的文化底蕴。如谚语云:“一、二、三、四、五,先往嘴上数;六、七、八、九、十,人活一口吃。”这虽不是人生总结,却也道出了日常生活中饮食习俗的重要性。同样也辩证的说明人生与衣食之间密切的关联,人生的意义简而化之就可归结为开心吃饭。

  河曲的日常生活饮食具有鲜明的地域性。富有特色的饮食非常多,我们在此仅以最为出名的酸饭为例。吃酸饭在河曲有着悠久的历史,相传河曲人吃酸饭始于北宋,时辽兵常常入侵,老百姓为躲避兵祸逃入深山,有时将泡好的米丢下,几天后回来舍不得丢掉就凑合着煮粥吃,结果味如酸奶,黄亮坚韧,又能清热解渴,于是用心制成酸汤,将米放入,在合适温度下浸泡几小时后澄出汤即做成酸粥。酸粥的品味极佳,如辣角菜抹酸粥,酸烂腌菜、红腌菜等很入味,河曲民歌唱:“山药酸粥辣角角菜,你是哥哥心中的爱。”在各式各样的酸饭中,山药酸粥算是人们最喜食的,“黄金颗颗浆罐里,先下山药后下米,山药瓣瓣绵腾腾,糜米颗颗坚铮铮。”将山药去皮后切成块,先煮半熟,然后将已经浆酸的糜米下锅。熟了就腌酸菜吃,菜里放尖辣椒,就成为了河曲人民的一大美味。

  从以上所描述的河曲饮食风俗中我们不难看出,河曲特有的风俗民情为河曲民间谚语的形成与传诵创造了必要基础,而河曲的民俗民风也在谚语的流传过程中世代影响着河曲大地上的淳朴百姓,展现出河曲特有的文化韵味。

  二、民俗具有地域空间性,根据它创造出来的谚语具有方言性

  地域性是民俗在空间上所显示的特征。无论是哪一类的民俗文化现象,都会因地域环境的制约而不同程度地染上地方色彩。正因为民俗具有地域性,谚语又是当地群众为记载表达特色风俗而创造出来的艺术语句,所以当地方言便成了创造和形成谚语的语素,使谚语具备了方言性。

  行,河曲人称之为“出门”、“行路子”,指百姓为了生计出外谋生的一种走动,或需办事的外出行走。河曲著名的行走习俗“走西口”,沿习300余年,给当地经济、文化的繁荣,写下了光辉的一页。河曲有句古语叫“好出门不如歹在家”,意思是出门在外远远不如家中温馨。但是为求生计,加上“口外”优越的经济条件,在那里付出同等的劳动,比“口里”的收益要高出数倍,故而成了众人心目中养家糊口的理想去处。所以“走西口”形成了当时社会一种不可阻挡的风潮。“走西口”唯一的行旅方式是步行。河曲的走口外者,路途较远,“快五慢六”(即速度快的话得走五天,慢的话得走六天)。在这段旅程中,进入库布其沙漠最令人毛骨悚然。大漠荒凉,无所谓路,只能瞅着沙漠里零星的骆驼粪,凭着感觉与经验在沙包和蒿草中探索前进,一旦迷路,就有生命危险。人们视其为“鬼门关”,有的人离开家门时索性就先给自己烧了“离门纸”,再踏上路程。“走西口”的行装极为简单,扁担一条,一头挑着简单的行李,另一头是路用的食品。更有贫者,连铺盖也没有,只有一件穿了多年的烂皮袄,白天作衣,夜里当被,“铺前襟,盖后襟,两只脚蠕在袖圪筒。”(蠕:蜷缩的意思。袖圪筒:即袖筒。)正是河曲特殊的地理位置孕育了特有的“走西口”行旅行为,也孕育了富有地方方言特色的谚语。

  三、民俗具有传承性,谚语是民俗得以传承的语言载体

  传承是民俗得以延续的手段,在民俗的形成和发展中起着承上起下的作用。谚语是民俗得以传承的重要载体,主要表现在实际生活方面。人民群众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积累了极为丰富的经验,这些谚语对年轻人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通过谚语的口口相传,民俗文化也得到更准确持久地传播。

  二人台是个新名词。原来在民间俗称“打坐腔”等,是流传在民间的一种演唱形式。演唱二人台时依据不同演员的嗓子音域的差异,可以扩大音域升高音程或缩小音域降低音程,也就是乡间艺人们常说的高拉低唱,实质上乐器演奏的调式是不变的。每个演员还得把握好真假声的合理过渡和准确适当的应用,这样才能自如运用行腔,二人台的特色这样就能显露出来。所谓真假声是一般艺人们自然显示出来的两种音调,究竟从何而来呢?怎样去练习掌握?这就是关系到二人台发声方法的问题,有待专家和艺人们共同研究总结。即使所有条件具备,演员还得和乐器配合默契,如乡间说:“滚成一个燃弹(这里指各种乐器的声音混杂在一起)”,这样才能迸发出灿烂火花,否则就如民谚言:“杏子熬稀饭,淋汤利核。”原因就是格调不和谐或跑调,七股八叉不堪入耳。这些谚语的流传促进后来学习的人们对二人台曲艺的精准把握,使二人台能够保持其独有的魅力。二人台旋律的生命力很强,就在于它是田野里产生的声音,尽管有现代艺术冲击它,但我们相信在山西、内蒙、陕西和其他热爱二人台艺术地区的人民是保护它爱戴它的。而在其中的谚语在某种程度上也促进它的积极发展。二人台在传承着,我们的谚语正是在这个传承过程中起着它应有的作用。

  四、有些旧的民俗消失了,但承载这种民俗的谚语还将长期存在

  随着社会的进步与发展,一些旧的民俗在逐渐消失,但是反映旧民俗的谚语依然存在于人们的口语中,这主要是由民俗现象形成的谚语所具有的特殊交际功能造成的。

  婚姻是一件人生旅途中的大事。河曲传承的婚制基本沿袭清代习俗。1940年解放后,婚制习俗逐步演变,陈旧习俗渐被弃,婚姻程式文明规范。自清代、民国以来,男婚女嫁,必须遵照父母之命。女儿一般在14、15岁就可以出嫁,有句民谚这样讲:“女儿十三娘儿一般”,就是说在这一年龄阶段为婚配年龄。自清代以来,民间流行“媒人”,职业媒人,多出自有闲人、老年人。俗语说:“成全一对对,多活半辈辈”,“天上无云不下雨,地上无媒不成亲”。而建国后,新式婚姻法颁布,婚嫁礼仪方式发生变化。子女自选配偶后,再征求父母意见。正式结婚前,女方父母和女儿在介绍人的陪同下,要到男方家相亲。一经同意,就选日子吃订婚饭,由男方请客,双方互赠订婚礼品,这门亲事就算定了下来。从中我们不难看出介绍人还在发挥着他应有的作用,之前的谚语也仍有其内隐的意义。

  可以说虽然旧的习俗在社会文明的进步下消失了,但传颂婚制习俗听谚语还是保留了下来,继续教育子孙后代,推动着文明的发

编辑:杨振明
评论区
发表评论

评论仅供会员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校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教育部 中国现代教育网 不良信息 垃圾信息 网警110
郑重声明:本站全部内容均由本单位发布,本单位拥有全部运营和管理权,任何非本单位用户禁止注册。本站为教育公益服务站点,禁止将本站内容用于一切商业用途;如有任何内容侵权问题请务必联系本站站长,我们基于国家相关法律规定严格履行【通知—删除】义务。本单位一级域名因备案流程等原因,当前临时借用网校二级域名访问,使用此二级域名与本单位官网权属关系及运营管理权无关。忻州市河曲中学 特此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