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长安镇将军山红色民兵分队与长安镇第二小学的少先队员到霄边社区开展“雷锋精神映初心 国防教育强根基”主题活动,一起来到了霄边蔡氏宗祠德馨堂开展义务劳动,并开启了一场别开生面的国防教育课。
历史随风远去,记忆却不曾磨灭。霄边农民协会遗址由芑诒堂(蔡氏大宗祠)、伏波将军庙、德馨堂(蔡氏宗祠)、廷玉蔡公祠四处建筑物组成。1924年,霄边农民协会在蔡氏宗祠成立。成立当天,祠堂里犁头红旗迎风飘扬,革命歌曲声响彻云霄。长安镇将军山红色民兵分队与长安镇第二小学的师生们组成“雷锋小队”,手持扫帚、抹布等工具,对德馨堂进行全面清洁。学生们干劲十足,打扫广场、清洗地面、擦拭门窗,经过两小时奋战,德馨堂这间孕育过革命火种的古老祠堂变得焕然一新。
活动期间,长安镇将军山红色民兵分队队长蔡海生、队员麦梓铿带来了一堂生动的国防教育课。队员们以“我的军营生活”为题,分享了训练中的趣事:第一次打靶的紧张、野外拉练的团结、战友间互帮互助的温情……学生们听得入神,笑声与掌声不断。随后,通过讲解和互动问答,科普了国防装备知识,讲解“国家安危,少年有责”的意义,让他们了解到雷锋精神和保家卫国一样,都需要坚持和奉献。
“一次劳动,一堂国防课,一次精神的洗礼。”长安镇武装部相关负责人介绍,通过“学雷锋+国防教育”的创新实践,让书本上的国防理论转化为可触可感的现实课堂,展现了新时代国防后备力量的责任担当,让新时代少年在汗水中感悟奉献,在故事里读懂担当,筑牢了学生们的国家安全意识,在孩子们心中播撒下爱国强军的种子。活动更以沉浸式教育引导学生们树立居安思危的国防观念,让红色基因在校园沃土生根发芽。未来,长安镇还将继续深化军地双拥共建,把国防教育融入育人全过程,为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注入更多精神力量。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