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师德师风建设 > 全面加强思政课建设 不断提升思政引领力

全面加强思政课建设 不断提升思政引领力

2024年11月17日 15:33:51 来源:中国教育新闻网 访问量:60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站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的战略高度,阐释了教育强国的科学内涵和基本路径,部署了全面推进教育强国建设的战略任务和重大举措。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们要建成的教育强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强国,应当具有强大的思政引领力、人才竞争力、科技支撑力、民生保障力、社会协同力、国际影响力,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提供有力支撑”。学校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也是提升思政引领力的主渠道和主阵地。坚持守正创新,推动思政课建设内涵式发展,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提升思政引领力,加快推进教育强国建设的重要环节。

把握思政课本质属性,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

思政课的典型特征是以知识为载体进行价值引领,政治属性是其首要属性,理论的真理性是其价值性的依托。因此,必须在真理与价值的统一中提升思政引领力,坚持思政课建设与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同步推进。

思政课的价值引领功能决定了其强大的思政引领力。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牢牢把握教育的政治属性、人民属性、战略属性”,其中政治属性居于首位。我们要建成的教育强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强国,必须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提升思政引领力。

思政课的首要功能就是价值引领功能,即思政引领力。思政课通过其思政引领力为强国建设凝聚强大力量,肩负着确保强国建设后继有人的责任和使命。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时强调,要“培养一代又一代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立志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奋斗终身的有用人才”。这样的人才,首先体现在思想意识合格,将个人价值同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紧紧联系在一起。所以,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把思政课放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中来看待”,要从坚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高度来对待”。“思政课的本质是讲道理”,“讲道理”就是揭示理论真理性的过程,要有坚实的学理支撑和严密的逻辑论证,在真理与价值的统一中提升思政引领力,做到“以学术讲政治”。

坚持思政课建设与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同步推进。思政课是“价值性与真理性的统一”,这要求思政课建设与历史进步和时代发展同步,做到思政课建设与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同步推进,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马克思说“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彻底性在于它是实践的理论和人民的理论。思政课将“道理”讲深讲透讲活,在当下就是要讲清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历史逻辑、实践逻辑、理论逻辑。立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重点讲好新时代以来我国取得的辉煌历史成就。深刻领会“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归根到底是马克思主义行,是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行”。构建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核心内容的课程教材体系,坚持以党的创新理论为引领,提升思政课的政治引领力和教学针对性。

推动思政课内涵式发展,不断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教育

2024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对学校思政课建设所作的重要指示中强调,要“守正创新推动思政课建设内涵式发展”,这是提升思政引领力的重要举措。针对我国思政课发展建设中存在一些突出问题,新时代推动思政课内涵式发展可以从提升课堂教学效果、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改善“大思政”育人格局几个维度着手。

抓住“课堂”这个核心,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思政课的思政引领力首先体现在课堂教学效果之中,而提升思政课教学实效性需遵循思政课创新发展规律。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八个相统一”要求,是提升思政课课堂教学质量的根本遵循。其一,坚持政治性和学理性相统一。政治引导是思政课的基本功能,政治性依赖于学理性,二者统一于课堂教学实践。其二,坚持价值性和知识性相统一。知识是载体,价值是目的,要寓价值观引导于知识传授之中。其三,坚持建设性和批判性相统一。思政课要在传播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基础上用好批判武器,直面各种错误观点和社会思潮,进行旗帜鲜明的剖析和批判,加强建设。其四,坚持理论性和实践性相统一。在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中,引导学生把人生抱负落实到脚踏实地的行动中来。其五,坚持统一性和多样性相统一。思政课教学目标、课程设置、教材使用等方面有全国统一要求,但具体落实要因地制宜、因材施教。其六,坚持主导性和主体性相统一。思政课教学要坚持教师主导、学生主体,尊重学生主体地位。其七,坚持灌输性和启发性相统一。在灌输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基本方法的同时,启发学生思考问题、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其八,坚持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相统一。我们要理直气壮开好思政课,同时挖掘其他课程中的隐性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实现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

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习近平总书记曾强调:“要把统筹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作为一项重要工程,推动思政课建设内涵式发展。”将不同学段思政课纳入整体规划,实现大中小学思政课在教育目标、教育内容、教育管理、教育评价等要素上的循序渐进和科学进阶,是不断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切实路径和有效抓手。首先,要坚持培养目标一致性和内容方法梯度性。不同学段思政课在目标上具有贯通性和一致性,因此,要坚持不同学段价值取向的统一性。但是,不同学段现实差异性要求将价值取向一致性的培养目标融入不同层次、不同深度的内容载体之中,体现出思政课的层次性与进阶性。其次,要坚持教育统筹整体性和学段教育特殊性。思政课建设作为一项系统工程,要求在形成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格局、搭建各学段思政课对话沟通合作平台、建构宏观教育改革环境、普及思政课改革创新理念、提供支撑保障等方面具有整体视野,统筹推进。同时,要依据不同学段特定的学生群体特征以及各异的教育特殊矛盾,设置符合具体学段实际需要的教育目标和教育内容,采取相配套的教学设计和教学方法,在遵循思想政治教育的一般规律和学段特殊规律的基础上系统推进不同学段的思想政治教育衔接工作。

讲好“大思政课”。习近平总书记谈及思政课改革创新时,强调要注重打好“组合拳”,构建大思政育人格局,这既是新时期应对复杂局面的现实要求,也是思政课内涵式发展的内在规律。思政课建设不仅仅是课程本身的高质量发展,同时也离不开课程整体发展的生态环境基础与协同支持系统。聚焦当下,应不断扩展实践育人和网络育人的空间和阵地。在推进实践育人方面,可以通过理论宣讲、志愿服务、社会调研、暑期活动等实践方式,开辟实践育人新模式。在实践活动中扩展课堂教学内容,让学生在广阔实践中感悟思想政治理论的真理力量,感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历史成就与实践伟力。在推进网络育人方面,既要思考如何利用网络这一新空间和新工具,拓宽思想政治教育作用领域,改进思政课教育效果,提升思政课的针对性和有效性,也要思考如何在互联网思维下,革新传统思政课教育教学理念、内容、机制、手段以及组织方式,使思政课获得全方位重构与变革。

推进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培养造就新时代高水平教师队伍

办好思政课关键在教师,思政课教师具体承担着教育活动组织、思想理论传导、思想释疑解惑、德行培育提升的功能。造就高水平思政课教师队伍,其一在于提高思政课教师素质,其二在于提升思政课教师的职业获得感。

提高思政课教师的专业素养。思政课教学内容涉及哲学、政经、科社,涉及“五史”、世界史、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涉及世情、国情、党情、民情等,把一些尖锐敏感的问题和一些理论与实践重大问题讲深刻、讲清楚、讲透彻,对思政课教师的素质要求很高。一方面,政治素养是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的前提。根据《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必须在事关政治原则、政治立场和政治方向问题上与党中央保持一致,善于从政治上看问题,在大是大非面前保持政治清醒。另一方面,理论素养是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的关键。教师只有通过踏踏实实地学习和不断钻研才能掌握这种彻底性和科学性,才能够“理直气壮”地讲好思政课,这要求各级思政课教师不断加强专业学习,提升自己的理论素养和教学能力。总的来说,思政课教师的日常培养培训要以习近平总书记对思政课教师提出的六点要求为指导:其一,政治要强。让有信仰的人讲信仰,真学、真懂、真信、真用。其二,情怀要深。思政课教师要有家国情怀、传道情怀、仁爱情怀,让思政课成为一门有温度的课。其三,思维要新。思政课教师给予学生的应该是观察认识当代世界、当代中国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引导学生学会正确的思维。其四,视野要广。思政课教师除了具有马克思主义理论知识以外,还要具有宽广的国际视野和历史视野。其五,自律要严。思政课教师既要遵守课堂教学纪律,也要遵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其六,人格要正。思政课教师要用高尚的人格吸引学生、感染学生、赢得学生的信赖。

提升思政课教师的职业获得感。队伍建设的内生动力一定程度来源于各成员的职业成就感和获得感。思政课教师作为学生成长成才的引路人,是学生“为学、为事、为人”的表率,要提高其职业吸引力,一方面要优化其成长环境,引导全社会形成尊重思政课教师的良好氛围,在精神层面增强思政课教师的专业理想、职业信念;另一方面要以多种方式激励思政课教师,在物质层面增强思政课教师的获得感和荣誉感。多措并举,才能吸引更多优秀的教育工作者作出“成为一名思政课教师”的职业选择。

(作者尼玛次仁系西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 ,陶昱辰系西藏民族大学教师)

责任编辑:吴绍芬 李景

作者:尼玛次仁 陶昱辰

编辑:mzr
评论区
发表评论

评论仅供会员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校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教育部 中国现代教育网 不良信息 垃圾信息 网警110
郑重声明:本站全部内容均由本单位发布,本单位拥有全部运营和管理权,任何非本单位用户禁止注册。本站为教育公益服务站点,禁止将本站内容用于一切商业用途;如有任何内容侵权问题请务必联系本站站长,我们基于国家相关法律规定严格履行【通知—删除】义务。本单位一级域名因备案流程等原因,当前临时借用网校二级域名访问,使用此二级域名与本单位官网权属关系及运营管理权无关。忻州市河曲中学 特此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