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河曲历史 > 弥佛洞

弥佛洞

2023年07月17日 16:21:22 访问量:307

       溪山括尽丹青巧,天地驰回造化工。在古人的视野里,日月星辰、山川大河,皆为天地造化、阴阳所钟。亿万年来,地壳运动、水流冲刷等自然之力,在时光的雕琢下,造就了无数神奇的地理奇观。古人在惊叹之余,更觉敬畏。由此,大禹凿崖治水、神龟卧镇武当等各种各样的神话传说、自然崇拜应运而生。

  黄河流经山西省和内蒙古交界处的晋陕大峡谷,转而向西折去,而转弯之处的崖壁,在风蚀雨剥之下,形成了一处天然洞穴。数百年来,崖壁附近的村民和黄河上行船的人大都会自发去洞中参拜祈福。民国初年,又有高人名士来此募修寺院,屡经营葺,渐成规模,形成了晋蒙大峡谷中独特的自然人文景观---弥佛洞。

  一、西来天水北来客,东无夜谭南无阿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黄河来自哪里,这是河岸两边的居民千百年来津津乐道的问题。《山海经•北山经》记曰:“敦薨之水流入沥泽,出于昆仑之东北,实惟河源。”明代潘季驯著《河防一览》中提到:“黄河源自星宿海,至昆仑积石荒远未暇考。”在先民的眼中,黄河由西而来,已成为世代的共识,而黄河流经的地方,也伴随着许多壮丽的景观与神奇的传说。

  清宣统元年(1909年)的一天,暂住河曲香山寺的游僧真宝早早起床收拾。这天,他与一位朋友相约,要到一处神游已久,当地人称作“石城佛洞”的地方。在周边地区居民口中,这个地方算是流传甚广,家喻户晓。有人说那是大禹治水开辟的洞穴,有人说那是精魈山鬼蛰伏的巢窠,也有人说那是神光献瑞显灵的龛窟。而这些传言,让真宝对这个神秘的地方愈加好奇。

  不多时,屋外传来叩门声,来人名叫王位尊,平定州寿阳县(今晋中市寿阳县)人,性喜游历,年过五旬,然已漫游七省,且精通风水,善观五行,他正是真宝要等的人。二人数日前于香山寺偶遇,虽相处甚短,却一见如故,时常交流游历心得,每每谈至兴处,山鸣谷应、心有灵犀,大有相见恨晚之意。这天,二人相约至香山寺以北二十余里的石城村临崖峭壁,天刚亮,二人便收拾行装出发了。

  出香山寺,下辛家坪,经赵家口,过楼子营。真宝与王位尊二人徐步缓目,一路谈笑风生。举目北望,长河奔腾,滩涂缀地;峡壁高耸,边墙逶迤;狸扑雉拓,蝉鸣蛙栖;垂芦飞絮,鱼跃鸢啼。当真山河无双地,实属景物不寻常。纵是经多见广,如此风光也令二人赞声不绝。日上高头,足下远路。隅中时分,他们来到了此前拳拳在念、切切于心的那个神秘之所。

  1988年7月,《吕梁英雄传》的作者之一西戎(席诚正)来到河曲石城弥佛洞,已近古稀高龄的西戎,对这里的景物赞叹不已,在他的记忆里,这样评价目之所见:“果然这里风光无限,眼前这座黑黝黝的大山,被从中劈成东西两半,莽莽黄河,好似一条黄色巨龙,怒吼着穿行其间。河两岸的绝壁,呈灰褐色,石崖的横断面,直上直下,兀然对峙,仿佛远古时代,有神人力土用刀劈凿而成。这里河床狭窄,水急浪高,旋涡在水面转动,气势磅礴,令人叹为观止”。

  游览结束后,西戎写下了文辞优美、情真意切的游记散文《弥佛洞一游》。而西戎不知道的是,在79年前的同一地点,真宝和王位尊也看到了跟他所见相同的景象。当年,这里还是一片略显荒凉的崖顶,枯草和积藓构成了这里的底色,几座石块垒砌的房屋也因久无打理而行将颓圮。朝崖壁方向又行几步,一个简陋的台阶显露了出来,从附近的村民口中得知,这个台阶下面,就是传说中那个神奇的石洞了。

  两人互相搀扶,小心翼翼沿阶而下,走至台阶尽头,眼前出现了一条约五尺宽的石径小道。小道紧贴崖壁开凿,路面崎岖且顶部空间窄小,他们只得弓着身子猫着腰,踱着小碎步朝里走。刚走几步,前方出现一处断崖,中间铺着几片木板作为简易的桥梁,桥下就是数十丈高的峭壁和汹涌的河水。两人颤颤巍巍踏上摇晃的木板,快走几步,跃到了对岸。

  几近相同的路况又走了一段,真宝和王位尊因紧张而加快的心跳还未平复,路面开始逐渐变宽,前方出现了一个宽阔的平台,平台的内侧石壁上,赫然出现一个漆黑幽深的洞穴。洞口矗立一尊七尺余高的砂岩石像,神态自然,栩栩如生,想来许是前朝古物。靠前细瞧,石像身后洞中似有冷风灌出,愈近愈觉凉意渐甚。

  背山面水,负阴抱阳,枕河听涛,居高临流,好一个清净之地。颇晓堪舆之术的王位尊意识到,这也许是一个不同寻常的地方。面对如此奇景,真宝脸上的喜悦再也隐藏不住,而一个沉寂多年的想法,也在他的胸中跃然浮现。

  二、一路百劫存奇志,十年万事不须说

  自东汉明帝夜梦金人西行求法,建白马、普彤等寺始,形形色色的寺院,承载了清修弘德的重大职责与现实意义,古来先贤弘法,往往栉风沐雨、披荆斩棘,一生为此奔波而历经艰险磨难。真宝游历到此,正是怀揣着与前辈们相同的使命。

  真宝本名王心宽,出生于清光绪二年(1876年),本是直隶省真定府赞皇县南赵有村(今河北省石家庄市赞皇县西阳泽乡南赵峪村)人,父亲王毛,母亲张氏。王心宽七岁的时候,父母将他送入赵州临城县(今河北省邢台市临城县)北泉庵出家,恩师赐法名真宝,字志修。

  我们已经无从得知,到底是什么原因,让真宝的父母作出了这样的决定。但个人命运终究逃不出时代的裹挟,从一些历史记录中,我们仿佛能看到那个时代的一些面貌。据《晚清直隶灾荒及减灾措施探讨》叙述,晚清直隶省灾害频发,光绪二年(1876年),直隶旱灾;光绪三年(1877年),直隶六十九州县受水旱灾;光绪五年(1879年)夏秋之交,直隶突降暴雨,六十八州县受灾......从真宝出生到离家,家乡几乎每年都要承受灾害之苦,如此环境下,抚养真宝成人,也许已经成为了一种奢望。

  光绪二十二年(1896年),二十岁的真宝于天津海光寺受圆具戒,拿到了戒牒,正式成为僧人。回到北泉庵修习十年后,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三十岁的真宝出庵云游直隶省,三年的时间,真宝寻访名师,探查宝地,或与同门谈理论道,或奔各处授课讲学。

  三十三岁的时候,真宝来到山西地界,至保德州河曲县县城圆通庵暂住,不久又到楼子营香山寺。也正是在这里,真宝结识了王位尊,两个人虽然差着年纪,但都学识渊博、殚见洽闻,且有善心好意。恰逢河曲县地处晋陕蒙交界,景色优美、民风淳朴,黄河两岸周边三省船户棹工都自发前来这里祈福,且本地仅有海潮禅寺、香山寺两座规模较大的寺院,若能再建造一处,便是莫大的功德。

  如今站在石洞里,看着眼前的景象,真宝和王位尊确定,这里就是他们要找的地方。修行游历数十年,现在他们终于要有属于自己的一方净土。在这里,他们的善心将得到寄托,他们的心愿也将达到圆满。而他们,也将用十年的时间,来共同完成这场壮举。

  三、灵词妙语难会意,能工巧思堪琢磨

  选址完成,接下来就是准备开工。真宝和王位尊二人亲力亲为,四处筹钱募捐。筹措许久,二人为此事日夜操劳,身心俱疲,但营建寺院的事却没有什么实质性的进展。这种情况一直持续了三年。

  三年之后,时间到了公元1912年,随着清朝统治的落幕,事情突然有了转机。好似好像忽然一夜之间,黄河两岸晋交界处周边的村民,都知晓了这件事,而且都积极捐钱捐物。据《创修石径禅院碑记》记录“民国初,两岸邻村忽然人心感动均知”。虽然不好猜测这是什么原因,但工程总算得以继续。趁着形势大好,真宝决定再接再厉。此后数年时间,真宝时常沿着黄河走村串乡募缘筹款。时间久了,周边地区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加入支持的行列。

  1983年,由张庚、郭汉城等人提议,中国戏曲研究所牵头,被列入国家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科研项目的《中国戏曲志》正式上马。其中山西卷的编辑人员在河曲县石城村石径禅院考察时,在院内正窑门头发现砖刻浮雕图画数十幅。时任河曲县文化馆馆长的张存亮作为本地剧种撰稿人,一同参与了考察。在张存亮的帮助配合下,这些砖雕图画的内容被解读了出来。这些图画包括“龙凤呈祥”“喜鹊登梅”“驼队马帮”等,其中最精美、艺术价值最高的,是后来被载入《中国戏曲志·山西卷》的十幅戏曲故事画。十幅图刻画的分别是《白蛇传》、《渭水河》、《春秋配》、《打子上坟》、《打渔杀家》、《八义图》、《打金枝》、《牧羊卷》《三娘教子》这些经典戏剧的场景,这些图虽然刻在砖石之上,但却活泼灵动,呼之欲出,代表了近代河曲砖雕工匠的精湛技艺,现已成为重要的戏曲文物珍品。

  而这些精美的艺术品,正是出自真宝和王位尊主持修建的石径禅院。面对着修造一新的禅院,真宝欣慰不已,自己的十年心血终于有了结果,今后周边数里都能回荡晨钟暮鼓的余音,着实“可永守清静久远”。观景于崖,真宝情不自禁赋文曰“日视眼前水色,再看河下船行,树木动栽种花草,浓阴鸠唤雨乍霁,石径禅林寂波洄。”从真宝的诗句里,能看到山水田园的无限风光,也能看到人景交融的和谐景象。他当年的心境,我们已经无法去体会了,但他已经把他心中最美的风景,留给了今天,留给了未来。

  四、清心澹然何处是,石径禅林映关河

  民国八年(1919年)年初,石径禅院主体建筑即将建造完成之时,于河曲颐养天年的前清恩贡生(秀才考贡生时遇朝廷重大庆典特批加选名额进入国子监学习)贾堪也显得格外高兴。不仅是家乡又添了一桩善事,而自己也受邀为石径禅院撰写创建碑记。

  不觉已到三月份,禅院的几处殿宇相继完工,经过连日问询,贾堪对禅院落成始末已有了大致了解。在接受撰文邀请后,贾堪便将捐钱赠地及参与施工的石木泥瓦各色匠人们分别请至家中,详细询问营建经过。二道沟的辛海如、石城村的刘泰、楼子营的杨丽春捐钱最多;石城村的刘盈斗、刘兆斗、刘有元、刘根生和树儿梁的张维几人将自家土地赠与石径禅院作院产;王位尊、朱璿和郭光煛则参与了选址划地等前期准备工作;泥工贾全红、贾全蓝兄弟,负责为殿宇装修抹饰。他们都向贾堪详细叙述了自己的参与过程。

  看到如此之多的乡亲父老为营建出力,贾堪心情甚是激动。自己家乡河曲县本是前朝边关要地,战事持续数百年不休,河西两岸边民无一不盼家国安宁、永享太平。自康熙后,两岸农牧地互通频繁,水路码头也日渐熙攘。乡中习武修文之风日盛,河曲渐成学养深厚、人才辈出的宝地。

  而今,想到家乡又添一胜景,贾堪兴之所至、喜从中来,提笔为北殿题写“永垂不朽”志文:“创建石径禅院,初代真宝大禅师者。。。各村乡长幸大禅师真宝开山,勤劳善行,为勒石砧铭,以垂永久云。大禅师上真下宝开山创建石径禅院心苦勤劳功德碑。前清恩贡公贾堪撰。中华民国八年三月下旬”。

  很快,功碑被嵌入北殿墙壁。又三月,全院建筑及附属设施全部完工。贾堪且看眼前新成的洞阁院落,又眺望远处的峡谷长河,回想十年间为这座院落所辛勤付出的本乡邻亲和他乡善客,不禁感慨系之,闻言涕下。贾堪心有所触、挥笔成文。

  “黄河由星宿海发源,西经葱岭合流溁洄渀滔塞外万大千里。。。神禹凿就未可知也,要之通河奇观一邑胜境。。。老夫今日喟叹,因口写笔代勒石敬铭,而乐为之志。民国八年荷月中旬榖。”不日,这篇洋洒千言,情寄万意的《创修石径禅院碑记》完成撰文。崞阳(今原平,山西省忻州市代管县级市)“铁笔世家”(世代石刻匠人家族)传人刘锡嘏将记文镌刻于石碑。从此,石径禅院正式宣告落成。

  民国八年(1919年)六月中旬,在无数人的共同努力下,这座黄河之畔、悬崖之边的禅院,历经十年精心建造,终于正式落成。这一年,真宝四十三岁,王位尊亦已年过花甲。两人用生命中最艰辛的十年,为河曲留下了一笔珍贵的文化遗产。建成后的石径禅院,由上院、下院、崖洞石窟三部分组成,互相衔接。上下院由砖石砌筑,建制规整、工艺精美、气势非凡。崖洞断崖处重新铺设木桥,并修筑砖砌牌坊一座,上书“悬空界”三个大字。而这些景观,也构成了今天我们看到的石径禅院的文旅主体元素。

  现在的石径禅院,在人们的口中,已经变成了更加顺口的“弥佛洞”。黄河波涛不绝,石崖壁立千仞。往北从偏关河曲交界处起,明代长城墩台、边防关口遗址与弥佛洞遥相呼应,一目尽然。随着河曲文化的传播与发展,这里也越来越被外界所熟知。著名导演谢晋于1979年上映的作品《啊!摇篮》,就曾来到弥佛洞拍摄取景。此后,各大媒体、电视台、剧组,都陆续来到这里进行节目录制,弥佛洞的出镜率也随之越来越高。

  2019年1月2日,中国山西忻州河曲县准朔铁路黄河特大桥建成通车。朔准铁路黄河特大桥地处晋、蒙交界,主桥采用上承式钢管混凝土拱桥一跨跨越黄河,创造了当时世界上承式钢管混凝土铁路拱桥跨度之最。而铁路桥的位置,正处于石径禅院的正北方。从崖洞向北望去,横跨晋蒙两岸的准朔铁路大桥如同绝壁苍龙般横挂山崖。两处景观恰好相隔百年,一起打通了汹涌奔腾的天堑,联通了黄河两岸的心声。

  历经百余年岁月沧桑,石径禅院已然不复往日的荣光,昔日“石径禅院”的名字也被今日更通俗明了的“弥佛洞”所取代。变化的是匆匆来去的烟尘,不变的是孜孜不倦的灵魂。石径禅院正在慢慢老去,但它背倚石崖,临观黄河的独特地理位置,吸引了一批又一批的文人墨客和艺术大家到此游山玩景。在河曲人民的眼中,它也永远是家乡为祖国大好山河而添的浓重一笔。而新时代的河曲人,也将如高山大河一样,以澎湃激昂的斗志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奏响属于河曲的时代强音!

编辑:杨振明
评论区
发表评论

评论仅供会员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校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教育部 中国现代教育网 不良信息 垃圾信息 网警110
郑重声明:本站全部内容均由本单位发布,本单位拥有全部运营和管理权,任何非本单位用户禁止注册。本站为教育公益服务站点,禁止将本站内容用于一切商业用途;如有任何内容侵权问题请务必联系本站站长,我们基于国家相关法律规定严格履行【通知—删除】义务。本单位一级域名因备案流程等原因,当前临时借用网校二级域名访问,使用此二级域名与本单位官网权属关系及运营管理权无关。忻州市河曲中学 特此声明。
ICP证 京ICP备13002626号-8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2087
联系地址:山西省河曲县长城大街西
北京网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仅提供技术支持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