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师德师风建设 > 重新定义教室的属性

重新定义教室的属性

2025年01月17日 16:16:21 来源:中国教育新闻网 访问量:28

重新定义教室的属性,旨在营造一间间“生命在场”的理想家园,让学生舒适、安全、充实地成长。

————————————————

在现代教育建筑学中,教室作为与学生接触最密切的学校空间,不应是单纯空洞的物化场所,而是融合了物质性、精神性和社会性的多元场域。然而在现实中,受传统观念、经费投入等因素影响,拥挤狭小、制式单一、索莫乏气仍是大多数学校教室所呈现出的样态。

东北师大附小在70多年的育人实践中,从物理属性、功能属性和文化属性三个维度重新定义了教室,使之成为由“教为中心”向“学为中心”转变的最直观、最显性的表达。

重新定义教室的物理属性

教室面积的拓展。人对宽敞明亮的空间具有一种天然的心理偏好。东北师大附小给每一间教室分配了充足的空间,学校教室的最小面积为90平方米,最大为150平方米,平均为100平方米,且教室均设置在阳面,保证采光充足。宽敞的教室空间满足了多样化学习的需要,教师可以根据教学需求随时调整座位摆放形式。学生拥有了更多的空间,消除了压迫感、拥挤感,提高了学习质量。

走廊空间的扩张。与教室距离最近的就是走廊,东北师大附小的走廊被称为“开放空间”,我们改变了走廊在中间、教室在两边的空间布局,打造了单侧走廊单侧教室,开放空间宽8米,纵向贯通,每个教室对应的开放空间面积约80平方米,它改变了传统意义上走廊单一的行走、疏散功能,使其成为与教室密不可分的组成部分,为学生多样化学习、汇报展示、休闲游戏、生活娱乐提供了场所。

区域关系的融合。我们打开了教室与开放空间之间的坚硬墙壁,实现教室与开放空间的柔性贯通。教室与开放空间的切分采取“有门窗”和“无门窗”两种形式。前者由1.5米高的墙壁与1.4米高的可推拉玻璃悬窗组成,优化教室的通风与采光;后者没有“门”和“窗”,教室与开放空间之间仅由1.5米的墙壁进行间隔。两种形式的教室按照“有门窗—无门窗—有门窗”的顺序设置,既降低了教室间的声音干扰,又最大程度保障了空间的通透开放,使教室与走廊之间形成连续开放的组合,实现空间的一体化、多功能性。

重新定义教室的功能属性

泛在化的学习空间。教室不仅是传授知识的场所,也是促进个性化、探究式学习的空间。我们在教室与开放空间之间的墙壁上安装了洞洞板和磁吸板,展示学生丰富多彩的学习历程与即时性作品,动态的、生成的、原生态的学生作业构建了丰富的学习资源。每个孩子都能从不同年级、不同学科的学习成果展示中获得启示和灵感。“会说话”的墙壁,使学校成为生动鲜活的“学习博物馆”。

专业化的成长空间。学生的特长发展、教师的专业成长都需要有专业化的空间。学校设置了科学空间、音乐空间、美术空间、信息科技空间等20多个专业教室,保障每位科任教师都有一间属于自己的专业空间,教室的功能划分根据学科教学需要,如美术学科的国画教室、手工教室、素描教室等,音乐学科的声乐教室、舞蹈教室、器乐教室等。细化专业教室的功能定位,促进了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撬动了学校课程教学的变革,实现了“让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儿,让专业的成长有专业的地儿”。

人性化的生活空间。身处东北的师生需要更大的储物空间放置“臃肿”的衣物,需要有更换鞋子的鞋柜以适应室内外的温差,活泼好动的学生需要更圆柔的边角设计与更耐用的物料选择,这些才是学生校园生活的真实需求。我们在教室和开放空间为每个孩子提供了实木鞋柜,用于冬季室内换鞋,为每个孩子提供了衣物储存柜,独立柜门,上下三层,用于存放书包、学具、水杯和衣物等。只有满足了学生的生活需要,才能看得见教室中生命的成长。

重新定义教室的文化属性

多元和谐的价值取向。我们取消了班级的讲台,设置了图书角的阅读空间、饮水区的生活空间,教室中的桌椅摆放多为4人一组的形式,便于在日常教学中开展合作探究学习。我们将每个楼层中相邻的三个班级组成一个“班级群”,每逢节日和大型活动,学生可以不受班级限制,走进不同的教室群落,这为学生提供了更多的交往机会,培养了学生在不同班级群体、不同年龄群体中的交往能力。

开放包容的情感支持。教室中设置了大面积的学习软墙,用于班级文化的布置,师生可根据本班特点制订班级日常行为规范、课堂发言音量提示表、小组学习交流策略表等。多样化的主题空间成为潜在的课程,安全包容的环境使人与人、人与环境之间建立起信任关系。学生能够自由表达情感和观点,形成了富有松弛感的教室生态。

向心认同的文化追求。教室的建设需要给予师生方向感和认同感。对每间教室的墙壁布置,我们不做内容上的统一规定,仅有规划性的指导。师生在参与教室文化设计的过程中,会将班级学生的合影、学习活动的照片、师生共同凝练的文化标语与发展目标放在文化展示区,这种设计不仅增强了师生的归属感,也逐渐形成了一种向心性的文化共识。

重新定义教室的属性,旨在营造一间间“生命在场”的理想家园,让学生舒适、安全、充实地成长。未来,我们将继续探索教育空间设计的更多可能性,为师生创造更加丰盈的学习生活空间。

(作者系正高级教师、特级教师、博士生导师,东北师范大学附属小学校长)

《中国教师报》2025年01月15日第6版

作者:王廷波


编辑:mzr
评论区
发表评论

评论仅供会员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校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教育部 中国现代教育网 不良信息 垃圾信息 网警110
郑重声明:本站全部内容均由本单位发布,本单位拥有全部运营和管理权,任何非本单位用户禁止注册。本站为教育公益服务站点,禁止将本站内容用于一切商业用途;如有任何内容侵权问题请务必联系本站站长,我们基于国家相关法律规定严格履行【通知—删除】义务。本单位一级域名因备案流程等原因,当前临时借用网校二级域名访问,使用此二级域名与本单位官网权属关系及运营管理权无关。忻州市河曲中学 特此声明。
ICP证 京ICP备13002626号-8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2087
联系地址:山西省河曲县长城大街西
北京网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仅提供技术支持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