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师德师风建设 > 向世界讲好中国教师故事

向世界讲好中国教师故事

2025年05月06日 09:49:20 来源:中国教师报 访问量:689 作者:宋佳

《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年)》强调要加强教师培训国际交流合作,完善教育对外开放战略策略,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重要中心。促进教师队伍培养培训的国际合作交流,不仅是推动高水平教育对外开放的核心内容,也是促进民心相通、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途径。当前,全球教师面临着不同程度的短缺和培训不足的挑战,联合国教科文组织2024年发布的《全球教师报告》指出,全球培训合格教师的主要任务以及核心群体是中小学教师。从全球来看,教育水平合格教师的比例总体稳定在85%左右,也就是不合格教师的比例约占15%,但实际上各地区之间差异很大,如撒哈拉以南非洲较为落后,合格教师的比例略低于60%,且各国差异较大。与此同时,全球中小学教师短缺4400万,STEM教师短缺尤其严重,亟须加强国际交流合作与国际援助,共同迈向2030教育可持续发展目标。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教师队伍在“引进来”和“走出去”双轨上取得了不俗成绩,通过实施“‘国培计划’名师名校长领航班学员海外研修计划”、高校教师海外访学研修活动、职业教育师资出海、“中英数学教师交流项目”、“‘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教师来华研修”、参加教师教学国际调查项目(TALIS)等,我国已经与全球多个国家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国际教师交流合作机制。与此同时,通过参加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联合国儿童基金会、世界银行等国际组织的全球教师交流项目、国际教师会议、教师标准制定等,我国教师教育与教师发展的典型经验与政策优势正在被国际社会认可、学习与借鉴,有效促进了我国教师专业发展经验的国际传播。

2025年3月27日,教育部牵头21所高校在京成立全球教师发展学院,为新时代高水平教师国际交流高校合作创设了工作机制。面向未来,加强教师国际交流可以重点围绕四个方面展开。一是提升全球教师培养与集聚能力,吸引留学生来华修读教师教育,促进国外在职教师来华培训等。二是奋力开拓教师教育海外新格局,强化国内教师赴外交流以及院校协作交流出海,提升国内教师的全球胜任力。三是创新开辟教师国际交流新赛道,依托我国国家智慧教育平台,重点针对全球教师开展数字赋能培训、国际STEM教师培训、南南合作教师培训。四是积极参与全球教师教育标准制定,加强我国教师标准的外溢与传播,向世界讲好中国教师故事。

提升全球教师培养与集聚能力。提升全球教师培养与集聚能力是建设教育强国和世界重要教育中心的路径之一,是做好教师教育领域“引进来”大文章的主要体现。通过充分发挥师范教育协同提质制度优势,拓宽外国优秀学生来华学习教师教育渠道,在高水平教师教育院校开展国际教师职前培养,提升全球教师培养能力。通过建设一批高水平海外教师培训基地,打造一批高水平国际教师培训项目,形成一批高水平的国际教师培训师资,提升全球教师来华培训的集聚能力。

奋力开拓教师教育海外新格局。奋力开拓教师教育海外新格局是在当前“小院高墙”和“脱钩断链”形势下主动出击、破局解围的关键举措,是做好教师教育领域“走出去”大文章的主要体现。通过派出国内各层级教师赴海外开展能力培训、合作研究、任职工作、技术支持、志愿服务等,能够加强国家间的教育人文交流与人心相通。鼓励院校协作交流出海,在海外建设分校、师资培训合作基地、教师教育联合研究中心等,通过“教师教育+”项目开拓教育走出去的新格局。

创新开辟教师国际交流新赛道。针对全球国家教师教育最广泛的需求与地域,以数字教师教育、国际STEM教育、南南国家教师合作为抓手开辟新赛道、新形式,实现教师国际交流新势能。用好国家智慧教育平台,为全球教师培养培训提供数字产品。发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STEM教育研究所、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教师教育中心等在华国际组织窗口作用,重点开展国际STEM教师培养培训。针对“全球南方”国家教师培养培训需求,重点开展南南合作教师支援计划。

积极参与全球教师教育标准治理。积极参与全球教师教育标准治理,是实现高水平教育对外开放、提升中国教育影响力和话语权的有力抓手。未来可以通过加强国际教师教育研究,做好教师出国研修与来华教育动态数据监测分析。积极参与教师教育国际标准制定,推进中外教师教育标准共建与资格互认,加强中国教师教育标准外译工作。通过教师教育高级别会议、赛事、期刊等,创新推动教师教育国际传播。

(作者系上海师范大学国际与比较教育研究院副教授)

编辑:xrh
评论区
发表评论

评论仅供会员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校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教育部 中国现代教育网 不良信息 垃圾信息 网警110
郑重声明:本站全部内容均由本单位发布,本单位拥有全部运营和管理权,任何非本单位用户禁止注册。本站为教育公益服务站点,禁止将本站内容用于一切商业用途;如有任何内容侵权问题请务必联系本站站长,我们基于国家相关法律规定严格履行【通知—删除】义务。本单位一级域名因备案流程等原因,当前临时借用网校二级域名访问,使用此二级域名与本单位官网权属关系及运营管理权无关。忻州市河曲中学 特此声明。
ICP证 京ICP备13002626号-8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2087
联系地址:山西省河曲县长城大街西
北京网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仅提供技术支持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