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教师频道 > 做德才兼备的教师

做德才兼备的教师

2023年02月05日 13:54:11 访问量:2252
做德才兼备的教师


 如果你要问,什么样的教师,才算得上好教师,我会毫不犹豫地回答:“德才兼备的教师就是好教师。”

我们要求学生做的德才兼备的学生,那么,我们教师必须做出表率,处处以身作则,为学生做好表率。只有德才兼备的教师,才能培养出德才兼备的学生。如果教师没有才也没有德,那无论如何也培养不出好学生的。若是只有才而没有德,同样也不能把学生教好。

纵观中小学教师队伍,有真才实学的还是很多的,有的教师才艺双全,令人敬佩。人们眼中的好教师,应该是德才兼备,德艺双馨。教育专家说:为师者尤须在道德修养、情操修炼方面为人表率,方无愧于“教师”的称号。没有师德者,无论其具有多么高深的学识素养,都不堪为人师。

青年作家韩寒在谈人的才能时说:如果现在这个时代能出全才,那便是应试教育的幸运和这个时代的不幸。如果有,他便是人中之王,可惜没有,所以我们只好把“全”字人下的“王”给拿掉,时代需要人才。教师的才,主要指的是有渊博的学识,而且有很强的教学能力。这里说的才,也不是全才,而是具有某个方面的专长。如教弹琴的必须会弹奏乐器,教游泳的首先应该是游泳高手,教跳舞的必定是舞蹈家,教画画的必定是美术大师,教写作的也必须是写作能手。否则,就有误人子弟的嫌疑。

但是有才还不够,还需要有德,这里的德主要指做人的基本道德,教师必须要师德,如爱生如子,爱岗敬业。有高度的事业心,有很强的责任感。作为学校领导,更要做到德才兼备,严格遵守职业道德规范,廉洁自律,为人正直,对待教师要有爱心,没有私心杂念,牢牢守着道德底线,公正地对待每一个教师,不做任何伤害教师的事情。如果教师和领导是党员的话,必须还要有很高的思想觉悟,为了党的教育事业,要学会顾全大局,甘愿个人吃亏。有个小段子是这样说的:“无德无才是庸人,有德无才是好人,有才无德是小人,有德有才是贤人。”

但事实上,有的教师和领导虽然有才,但品德却不怎样。如有的教师师德很差,对工作不负责任,动不动就辱骂学生,严重缺乏爱心。经常在媒体上看到,有的教师常对学习不好的学生讽刺嘲笑,有的给学生起外号,有的甚至和学生发生肢体冲突。学生是受教育者,在心智方面还不成熟,在成长的过程中难免出现错误,教师只能耐心地说服教育,而不是张口就骂,随手就打。有个人写了一篇《教师缺德论》,说有的教师既没有职业道德,也没有社会公德,在家长眼里是个坏老师形象。如在公立学校,有的教师把学生当作赚钱的工具,很多重要的知识在课堂不教,课后要学生补课收取补课费,这就是严重的缺德行为。 

而有的学校领导也有缺德的表现,如有的领导嫉贤妒能,为了金钱去搞腐败,大肆挪用公款去做非法投资,对无心冒犯自己的教师耿耿于怀,动不动就给小鞋穿,对教师无意中犯的错误抓住不放,对自己不喜欢的教师处处打击排挤,滥用职权,故意克扣教师工资等。教师和领导都是为人师表者,教育学生要做一个有道德的人,首先要做到自己不做缺德事。一个缺德的教师必然会使学生反感,极易产生对立情绪,一切有权力的人,若没有思想道德律令的制约,最容易导致滥用权力。一个缺德的领导因为私心杂念太重,很容易和教师发生矛盾,做出一些愚蠢的事,让教师寒心。

教师和领导要做到德才兼备,必须不断学习,不断加强自身修养。事实证明,一个人的缺德行为与读书太少有很大关系。他们不懂得什么是高尚,所做的事情让人觉得荒唐,不可理喻,甚至卑鄙无耻,感到这样的人在品行上绝对有问题,其行为举止,玷污了自己的人格,也让别人嗤之以鼻。有愧于人民教师的称号。因此,为人师表者,必须要比其他人更需要继续教育,做到经常读书,多读好书,不断开阔视野,陶冶情操。面对学生既要做到言传,又要做到身教,以高尚的品质和高贵的人格感染和教育学生,真正体现一颗金子般的心。能这样做的教师,必然会受到学生的尊敬和爱戴,能做到这样的领导,也必然会使老师们真正的拥护。

一个好的学校,在提高教师素质,培养学生才能的同时,也必然重视教师的职业道德教育,坚持立德树人的原则,做到既教书又育人、教师做到德才兼备,能给学生树立榜样,这样的老师就是好老师;领导做到德才兼备,能成为教师学习的楷模,才是个英明的领导,正确的领导,可敬的领导。

编辑:zdm
评论区
发表评论

评论仅供会员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校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教育部 中国现代教育网 不良信息 垃圾信息 网警110
郑重声明:本站全部内容均由本单位发布,本单位拥有全部运营和管理权,任何非本单位用户禁止注册。本站为教育公益服务站点,禁止将本站内容用于一切商业用途;如有任何内容侵权问题请务必联系本站站长,我们基于国家相关法律规定严格履行【通知—删除】义务。本单位一级域名因备案流程等原因,当前临时借用网校二级域名访问,使用此二级域名与本单位官网权属关系及运营管理权无关。忻州市河曲中学 特此声明。
ICP证 京ICP备13002626号-8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2087
联系地址:山西省河曲县长城大街西
北京网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仅提供技术支持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