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党建园地 > 毛主席在瑞金的爱民故事(1)

毛主席在瑞金的爱民故事(1)

2022年10月07日 09:27:03 访问量:115


七木桥的故事

1933年秋,为了召开好第二次全国苏维埃代表大会,毛主席专门抽出时间,前往苏区各地开展调查研究。毛主席发表的《长冈乡调查》《才溪乡调查》,就是在这期间调查研究的成果。这一时期,毛主席也同样抽出宝贵的时间,先后到武阳区石水乡、龙江乡开展调查。

一天,他与警卫员和当地苏维埃主席一行三人,刚走到龙江圩三里外的小山村,突然听见“噗通”一声,远处一个老奶奶挑着柴,掉下了一米多高的小桥。毛主席赶忙跑过去,与警卫员和乡苏主席(乡苏、县苏等是以前苏维埃政府简称)一起下河把老人扶上来。待老奶奶坐下后了解到,原来老奶奶姓邹,家里有个儿子,去年响应扩红号召参加红军了,至今杳无音信,家里只剩下老人一人生活。这天到山上砍柴,回来路过小桥,因小桥过于狭小不慎跌落小溪。

毛主席安排警卫员把老奶奶护送回家后,和乡苏主席认真观察起此桥。小溪宽虽仅二米多,但却只有三根树木拼在一起。桥面非常狭小,老人和小孩很容易掉下去。

毛主席转过身问随从的乡苏主席:“怎么不多铺几根木头呢?”

乡苏主席有点尴尬的摸了摸自己的头,不好意思地说:“主席,村里的小桥一般都只放三根木头。”

毛主席立即明白事情原由,马上安排苏维埃主席组织群众,上山砍树。不一会,砍树的群众已经扛回几根树木。毛主席与乡亲们一道,找到一些藤条,把七根木头连成一排,稳稳的并排放在原来三根木头边。很快,一座原本不到四十厘米的狭小木桥,马上变成了一座一米多宽的结实木桥。

小桥修好后,毛主席又自己亲自在上面来回走了几躺,检查木桥的结实程度。

周边群众听说毛主席修建了新桥后,从四面八方过来探望。大家见毛主席亲自动手把三根木头搭建的小桥,改成七根平坦的新桥后,不由地在新修的木桥上来回走动。不时用脚在桥面上跺跺,看结不结实。当实验过后,大家都拍手称赞,大伙主动上前拉着主席的手表示感谢。

原来,当地放三根木头当桥已成习俗。虽然每年好多人为此摔跤,但一直没有人去探究和整改。毛主席这次亲自修桥后,大家觉得终于找到症结所在。于是,周边群众陆续把村里其它木桥,也改为七根木头。从此以后,村里再也没有发生因桥面狭小跌倒行人的事。

通过这次调查,毛主席在“二苏大”会上所作的《关心群众生活,注意工作方法》发言:“我郑重地向大会提出,我们应该深刻地注意群众生活的问题,从土地、劳动问题,到柴米油盐问题。妇女群众要学习犁耙,找什么人去教她们呢?小孩子要求读书,小学办起了没有呢?对面的木桥太小会跌倒行人,要不要修理一下呢?”这里说的桥,就是指武阳龙江的七木桥。足见当年的共产党人,什么时候都是群众利益无小事。正如毛主席在二苏大会上所说:“要使广大群众认识苏维埃是代表他们的利益的,是与他们呼吸相通的。”“总之,一切群众的实际生活问题,都是我们应当注意的问题。”

以后,当地群众为了纪念毛主席关心群众生活、帮助群众办好事的故事,专门把这个村子也改为“七木桥”村。七木桥故事也因此流传至今,激励后人。

编辑:mzr
评论区
发表评论

评论仅供会员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校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教育部 中国现代教育网 不良信息 垃圾信息 网警110
郑重声明:本站全部内容均由本单位发布,本单位拥有全部运营和管理权,任何非本单位用户禁止注册。本站为教育公益服务站点,禁止将本站内容用于一切商业用途;如有任何内容侵权问题请务必联系本站站长,我们基于国家相关法律规定严格履行【通知—删除】义务。本单位一级域名因备案流程等原因,当前临时借用网校二级域名访问,使用此二级域名与本单位官网权属关系及运营管理权无关。忻州市河曲中学 特此声明。
ICP证 京ICP备13002626号-8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2087
联系地址:山西省河曲县长城大街西
北京网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仅提供技术支持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