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高考与新高考 > 作文预测及佳作赏析:生活的节奏,心灵的乐章

作文预测及佳作赏析:生活的节奏,心灵的乐章

2024年08月30日 21:53:18 访问量:105 作者:张冬梅

作文预测及佳作赏析:生活的节奏,心灵的乐章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现代汉语词典》:节奏,①音乐或诗歌中交替出现的有规律的强弱、长短现象。②泛指均匀的、有规律的进程。

茹志鹃在《高高的白杨树·在社会主义的轨道上》写道:“我跨上列车,心情是异乎寻常的,仿佛这紧张生动的生活节奏,将我全身的螺丝也拧紧了。”

关于“节奏”,你有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 800字。

【文题解析】:这是一道引语式材料作文题。

材料首先引用了《现代汉语词典》中关于“节奏”的定义,提出了节奏的规律性特点。接着,材料引用了茹志鹃在《高高的白杨树·在社会主义的轨道上》中的话,表达了列车带来的生活节奏对个人紧张而生动的情绪影响。材料不仅强调了“节奏”在日常生活中的普遍存在,还暗示了“节奏”对个人情感和行为的影响:快速节奏可以提高人的注意力和专注力,能够让人感到愉悦和兴奋,有助于工作和学习;而缓慢的节奏可以帮助人放松身心,缓解压力和焦虑;和谐的节奏能够缓解压力,引起人类情绪的愉悦和放松,便于我们行动的进行。

因此围绕着“节奏”我们可以探讨节奏如何使生活更加和谐有序,从个人日常安排、社会的整体运转等方面来展开论述,强调有节奏的生活带来的稳定感和舒适感;可以引用不同领域的例子,如音乐、舞蹈、诗歌等,展示节奏如何激发人的情感,如何让人产生共鸣和共感;可以从个人成长、职业发展、社会变迁等角度入手,分析人们如何在不同的环境中找到适合自己的节奏,并如何通过努力和创新来创造新的节奏。

写作时学生先围绕着“节奏”这个话题明确观点,比如在快速变化的世界中,我们如何适应并创造自己的节奏。主体从以下角度展开:一是适应节奏,融入生活的旋律。可以分析社会变迁对个人节奏的影响,以及人们如何调整自己以适应这些变化。二是创造节奏,舞动生活的风采。论述人们如何通过努力和创新来创造自己的节奏,可以列举不同领域(如艺术、科技、文化等)中创造新节奏的例子,强调创造节奏对个人成长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性,以及它带来的积极影响。三是阐述适应与创造节奏之间的关系,强调它们在构建和谐生活中的互补作用并提出建议。结尾总结全文,强调适应与创造节奏在生活中的重要性,鼓励年轻人努力创造属于自己的生活旋律。

立意:

1.节奏促进生活的和谐。

2.调整节奏,与社会同频共振。

3.适应与创造属于自己的节奏。

编辑:张冬梅
评论区
发表评论

评论仅供会员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校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教育部 中国现代教育网 不良信息 垃圾信息 网警110
郑重声明:本站全部内容均由本单位发布,本单位拥有全部运营和管理权,任何非本单位用户禁止注册。本站为教育公益服务站点,禁止将本站内容用于一切商业用途;如有任何内容侵权问题请务必联系本站站长,我们基于国家相关法律规定严格履行【通知—删除】义务。本单位一级域名因备案流程等原因,当前临时借用网校二级域名访问,使用此二级域名与本单位官网权属关系及运营管理权无关。忻州市河曲中学 特此声明。
ICP证 京ICP备13002626号-8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2087
联系地址:山西省河曲县长城大街西
北京网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仅提供技术支持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