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历史教学中借助导学案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9月13日下午,高一历史教研组组进行了主题教研活动,主题为借助导学案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主讲人为高一历史老师贾女花。
贾女花老师以高一历史必修一第4课《西汉与东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巩固》为例,分析了该课时导学案和教学课件。
首先,贾老师说明了导学案是立足教材内容制作,目的是让学生在导学案的指导下自主预习该课内容,教学课件又是在导学案的基础上制作的。所以整个课堂教学都是围绕导学案来梳理课本内容,这就凸显了导学案在教学中的重要作用。
然后,贾老师详细阐述了第4课导学案的内容。该份导学案主要内容包括课标要求、时空定位、名词解释、基础知识、重点探究。其中,课标要求可以明确本课的重点内容,时空定位则作为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历史思维。名词解释可以帮助学生理解课文中涉及到的专业名词,有助于学生进一步理解课本内容。基础知识主要是对课本内容的梳理,通过梳理知识使学生可以系统的把握书本内容,构建知识框架。重点探究一般用于课堂教学过程中,所以会在导学案上展示探究材料和问题,便于课堂上开展探究活动。
最后,贾老师说明了导学案的使用方法。导学案一般是在授课之前发给学生,让学生借助导学案来自主预习该课时的内容,在学生预习过后,教师会收回批改,在批改过程中发现学生预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从而进行针对性教学。在教学过程中,就学生的问题进行讲解,同时让学生进一步完善导学案内容,并通过课堂探究完成重点探究部分。在授课结束后教师会再次收回导学案进行批改,查看学生的掌握情况。贾老师还展示了几份学生完成的导学案,总体来说效果很好。
其他教师也就导学案的使用情况做了发言,分析了导学案在使用过程中展现出的优势和存在的一些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改进意见。
通过此次教研活动,大家认识到了导学案的作用,也在不断转变教学理念,从“教师教”逐步转变为“学生学”,并表示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会更加注重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白振帆)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