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久前,一名班主任在家长微信群中因情绪失控而发表了过激言论,直接影响了教师的职业形象和家校关系。这一事件引发了社会广泛关注和热议,提醒我们要更加关注教师的情绪管理和职业幸福感。研究表明,教师的情绪管理水平与教师的职业幸福感和工作满意度密切相关,能进行良好管理情绪的教师通常在面对教学挑战时更具韧性。情绪稳定的教师不仅有利于增强自我的职业幸福感,还有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不仅能更好地应对教学中的挑战和压力,还能通过情绪的有效调节,找到职业成就感和归属感。
学校管理者要深刻认识到,情绪稳定不仅是教师职业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教学质量提升、师生和谐相处和学生健康发展的基础。如何帮助教师提升情绪管理的能力,是每位学校管理者都应该重视的问题。
提供情绪管理培训,建立支持性的教师同伴互助共同体。帮助教师更好地管理情绪,学校要系统性地提供支持与关怀。一方面,学校可以定期组织心理健康讲座,帮助教师培养健康的生活习惯,内容可包括情绪识别、调节与表达技巧,以及压力管理和心理健康维护等实用方法。在专业指导下,引导教师深入了解自身情绪的真实状态,掌握科学应对压力与焦虑的策略,让教师切实感受到学校的关怀与支持。另一方面,情绪调节不仅是个人的挑战,也深受学校整体文化氛围的影响,学校可以组建同伴互助共同体,组织小组讨论、主题工作坊和经验分享会,为教师提供安全、开放的交流平台,促进教师彼此分享情绪管理心得和应对技巧,从而获得相互理解与支持。通过团队的智慧与温暖支持,教师不仅能更好地解决工作中的实际问题,还能有效缓解情绪压力,并营造积极向上的团队文化氛围,将个体力量汇聚为集体智慧,形成持续互助的良性循环。
提供心理健康支持,营造温馨而有归属感的工作环境。良好的环境能让人感受到归属感和温暖。学校可根据学校的特色和教师的实际需求,优化办公与休息空间,通过增加文创装饰、提高绿化、设置休息区和雨伞补给站等举措,创造温馨舒适的工作环境。学校要赋予教师更多参与空间设计的权利,邀请教师共同参与办公与休息区的布局和装饰,充分表达教师个人与团队的需求和喜好,打造温馨而有个性化的环境。通过多样化的举措进一步增强教师的归属感,提升团队凝聚力,为教师创造舒适、支持、充满人文关怀的工作氛围,帮助教师更好地管理情绪,保持心理健康。
加强工作指导,帮助教师平衡工作与生活。有的教师情绪容易失控的原因之一是工作负担过重,许多教师不仅要承担教学任务,还需处理各种行政事务、家校沟通和学生管理等任务,容易产生心理压力。为了帮助教师实现工作与生活的平衡,在学生管理方面,学校要明确管理流程、制定常规和特殊事件的处理规范,帮助教师高效应对日常管理工作。学校可组建德育研修共同体,定期对相关管理制度与案例进行总结和完善,为教师提供可参考的管理范本,减轻教师的决策负担,提高管理的标准化和系统化。关于家校沟通,学校要给教师提供沟通频次、沟通方式等方面的建议,为班主任提供家校沟通的培训和指导,减轻教师在家校沟通上的压力。学校也要提高工作效率,可以引入智能化管理平台,帮助教师高效管理学生学业成绩、行为记录等信息,使教师有更多时间投入到教学和专业发展中。并通过精简会议、优化评估流程等方式,减少不必要的行政事务,使每一项任务都能直接服务于教育教学目标。
(作者系华东师范大学第五附属学校副校长)
《中国教育报》2024年12月18日 第05版
作者:刘珈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