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荣泉记越百年沧桑的油梁
(王铭)
由河曲县城驱车20余公里,深入黄土腹地,眼前豁然开朗,如果不是亲眼所见,你很难想象,在这高原之上竟有这般好景致:数十户大院高墙林立、大门森严,门额雕琢华丽。村口魁星楼巍峨耸立,远远地守候在那里迎接来自远方的客人。这便是河曲县刘家塔镇前大窊村。
我们踏入村庄,一个个古门楣“耕读第”、“积善家”、“光裕”、“世德第”…… 映入眼帘,一股农耕与书香的的气息扑面而来。虽门楣陈旧、院落破败、残垣断壁,但我们仍然可觅前大窊人昔日的富庶、温馨与深厚的文化情愫。
我们在一个“广荣泉记”的门额下驻足而立,拾级而上,进入一个宽绰的四合头院落,院内石碾、石磨、石臼散落,诺大的一个牛车轱轳亮着油光诉说着它昔日的辉煌。推开一扇尘封的门,眼前一根10余米长的木梁赫然横陈,这竟是孩提时代的油坊。木梁凿孔裂开,布满了蛛网和灰尘。油坊里,土墙斑驳,透过屋顶几个孔洞,射进几缕疲惫的阳光,静静地打在油梁上。光影交错,恍忽间,我们回到了“广荣泉记”油坊那久远的岁月。
据同来的向导刘大爷介绍说:这油坊是祖上一刘姓人家的,已有上百年的历史了,当年前大窊村富户不下十数家,每年秋季,油坊便忙碌起来,村底楼子营的河道上撑满了前来打油的船。油坊的主要装置是滑车、油梁、泰山,利用杠杆原理榨油。油梁由一根粗大的长榆木捆绑而成。油坊房顶用石头垒泰山一座,重6-7吨。油梁下面圆径5公寸粗的大将军柱2根撑掌,中间有二将军柱,尾端4公寸粗的木柱2根支撑,榨油时由人肩撬。榨油流程:先将油籽用铁锅炒至半生不熟的程度,再以牛拉石磨磨成稠糊状,然后将稠糊装到可盛300-400斤的大铁锅加火蒸透,在蒸的同时加入少量水,再用木圈或草编片将油糊状物放置其中。木圈直径一般为2尺4寸多厚放于大将军柱下,把油梁尾部放低,前部高超放置4个蒸出的油柁,即将梁尾撬起,前部即低于底部。油柁下面有圆石一大片,大片四周凿壕,上面一压下面流油入石壕,石壕有一小孔,孔下面放有油缸,油流入油缸即成。这种榨油方法一直延续到民国年间。当时30余号人一齐上阵,炒籽、榨油,“咯吱咯吱”热气腾腾。方周数十里外的村庄都可闻到扑鼻的油香。上世纪50年代中期,公私合营,“广荣泉记”油坊归集体所有。
然而时过境迁,走过百年历史的“广荣泉记”老油坊现已屋顶塌陷、支柱倾斜,院内杂草丛生,风光不再。86岁的刘大爷无奈地说:“哎!,可惜了。村子里现在的年青人都背起行囊外出打工了,现在60岁的人就是村子里最年青的了。”
我们轻轻拂去昔日“油饼子”上的尘土,顿时油香四溢,那是岁月积淀下的芳香。我们轻轻拉动提升油梁的滚绳,几声“咯吱咯吱”,那是榨油的歌,让我们一起重温那久远的“榨油梦”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