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教师频道 > 为课堂教学注入源头活水

为课堂教学注入源头活水

2023年04月04日 08:45:52 来源:中国教育新闻网 访问量:118

       “诊所式”教育、“探究式”课堂、“过程化”考核、“个性化”施教……近年来,烟台大学积极推动包括教学理念、教学内容、教学模式、教学评价和现代教学技术应用在内的全方位一体化教学改革,鼓励教师开发“活页式”教材,及时将前沿成果、现实案例有机融入教学。

         根据学生的特点,该校为学生提供个性化的教学服务,实现教学模式从注重知识传授的“以教为中心”,到“知识+思维方式+想象力”并重的“以学为中心”的转变,培养方式从灌输式到探究式的转变,学业评价从死记硬背到独立思考的转变,学生行为从被动学习到自主创新性学习的转变。

       诊所式教育——

       实践案例为教学注入“活水”

        “自行车在运送途中破损,但是快递公司却不予赔偿,该如何维权?”日前,该校法学院的大学生法律志愿服务中心接待了一名前来咨询的学生,在法律志愿服务中心学生的协调下,这起“快递纠纷案”最终双方达成和解,快递公司也作出了相应的赔偿。

       在法律志愿服务中心,经常会有学生来寻求法律帮助,而这些咨询案例也会作为“教材”列入学校诊所式法律教育课程。

        法学人才培养要避免与实践需求脱节,为寻找适合法学专业学生的实践教学方法,法学院教授黄伟明开设了诊所式法律教育课程。“该课程采用模拟和真实法律服务相结合的教学方式,通过系统化的模拟案例和程序训练开展教学。该课程为学生搭建了一个从实践中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的学习平台。”黄伟明解释道。

       黄伟明介绍,诊所式法律教育是学校为学生提供的一个对外窗口,学生可以通过这个窗口承接社会上的法律咨询甚至是真实案件,并将这些案例做好记录和总结,形成课程资源。同时,选取其中的典型案例作为教学资源,通过学思践悟的方式进行实践训练和知识学习。这样的教育模式不仅提高了学生的法学应用水平,而且能在实践中培养学生的法律职业素养。与此同时,该校以诊所工作站为基础,成立了大学生法律志愿服务中心。

       多年来,该课程已培养学生830余人,接受法律咨询300余起、代理出庭诉讼8起、起草法律意见书50余份,并获评省级一流本科课程。

       创新课堂形式——

      探究式教学助课堂提质增效

       “固体物理”是应用物理专业2019级学生朱惠凤最喜欢的一门课。“在固体物理课堂上几乎没有同学睡觉,老师会讲授很多该领域的前沿成果和他所做的最新研究项目”。

        为了讲好抽象的物理知识,该课程教师张超尝试了很多方法。他表示,对于理科学生来说,不仅要学知识,还要对国际上最新的理论和实验突破有所了解。为此,他将魔角石墨烯、层状异质结、高温超导体等固体物理的最新研究引入课堂教学,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兴趣。

       张超在凝聚态物质结构、相变和晶格动力学、凝聚态物质力热光电性质、机器学习方法在物理中的应用等方面都有着丰硕的研究成果。他将自己的科研成果作为鲜活的教材,吸引有兴趣的本科生参与自己的课题研究。

       在张超的指导下,2015届本科生郭淑萍考取了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研究生,博士毕业之后又赴德国莱布尼茨固态和材料研究所从事博士后研究。郭淑萍说:“在本科阶段加入张超老师的课题研究小组,让我练就了科研的‘基本功’,也让我迈出了通往科研之路的第一步。”

       个性化施教——

        尊重学生的多样性和个性化

       在学生眼中,化学化工学院教师金明善是一个用物理化学知识答专业之疑、解成长之惑的好老师。“好老师应该遵循学生的成长规律,了解学生的内心。”抱着这样的想法,金明善加入了关注学生心理健康的“化语小站”,帮助学生解答课程难题、倾听学生的心理困惑。

        2016年,金明善考取了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证书,开始在教学中尝试把专业知识教育与心理学相结合,让专业课教学与学生的成长需求相挂钩。“‘物理化学’中化学动力学研究化学变化的方向和限度问题,对于启发学生确立人生目标至关重要。同时,化学动力学在探索化学反应的速率和机理问题时,能够启发学生通过整合资源来提高自身的学习效率,从而更快地实现学习目标。”

       金明善设计了师生共同参与的多维度体验式教学活动,让学生在学习中反复论证并明晰所学专业与个人兴趣的匹配度,从而引导学生在科研训练、毕业设计、深造、求职等环节作出决策。

       同时,考虑到多元学生群体的不同学习目标和需求,金明善允许学生在一定程度上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内容和学习方式,灵活评估学习效果,促进学生个性化学习。

      虚拟仿真——

      沉浸式学习体验

       “我们可以通过拖拉和旋转机器人工作站虚拟场景,了解机器人工作站并学习各个知识点模块的内容……”在该校焊接工业机器人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中,机电汽车工程学院教授陈义保正在引导学生进行学习。

       为推动虚拟仿真教学,该校联合相关单位自主研发并开展了焊接工业机器人虚拟仿真项目,该项目于2018年入选首批国家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

      项目负责人陈义保说:“焊接工业机器人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以培养高技能、高素质的应用人才为目标,基于真实的工作岗位、选取典型的企业案例、围绕真实的工作过程,通过实操工业级设备,采用‘三位一体’协同开发模式,实现‘理论、虚拟仿真、实际操作一体化’的新一代教学与实训系统,培养与企业、社会需求相一致的应用型专业人才。”

      据了解,这款实验教学软件在学校自主开发的焊接工业机器人沉浸式教学网站上运行,网站包含了焊接机器人相关的知识点学习以及项目训练、仿真学习、现场实训和任务考核等模块,便于学生学习。

      “焊接工业机器人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借助虚拟现实技术所具有的沉浸感、交互性、想象性,为我们构建了具有三维立体视觉和身临其境感受的实验教学环境。”机电汽车工程学院学生张理亿说。

   《中国教育报》2023年04月03日第6版

作者:通讯员 孙艳 亓健生

编辑:mzr
评论区
发表评论

评论仅供会员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校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教育部 中国现代教育网 不良信息 垃圾信息 网警110
郑重声明:本站全部内容均由本单位发布,本单位拥有全部运营和管理权,任何非本单位用户禁止注册。本站为教育公益服务站点,禁止将本站内容用于一切商业用途;如有任何内容侵权问题请务必联系本站站长,我们基于国家相关法律规定严格履行【通知—删除】义务。本单位一级域名因备案流程等原因,当前临时借用网校二级域名访问,使用此二级域名与本单位官网权属关系及运营管理权无关。忻州市河曲中学 特此声明。
ICP证 京ICP备13002626号-8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2087
联系地址:山西省河曲县长城大街西
北京网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仅提供技术支持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