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级管理与学生教育中,批评是一种不可或缺的手段,但在对学生进行必要的批评教育时,也要注意方法,拿捏好分寸。
1、我们应有这样的认知,批评针对的只是学生的错误行为,而不是学生本身,批评是教育的手段而不是目的,批评的目的是为了帮助学生认识到自身的错误,借以实现更好的成长,而不是为了其他目的。
2、进行批评教育前,老师要做一定的准备,要了解学生犯错的真实情况,控制好好自己的情绪,想好合适的批评语言,批评学生时尤其要注意不能有任何侮辱性的语言,更不能有体罚学生的行为。
3、批评学生时,注意就事论事,不翻以前旧账,如非必要不随意请家长到校,同时给予被批评学生解释说话的权利,因为无论任何形式的教育本质上都应是人与人之间的沟通和交流,批评也不例外。
4、对于普遍存在的不良现象可以通过在公开场合召开大会或以公告、通报等形式进行批评,使当事人进行深刻反省,对其他同学也起到警示提醒的作用。
5、对于个别少数或者少数同学的问题宜采取个别谈话的方式进行,尤其是在面对性格较为内向和心理脆弱的同学时。
6、情绪变动同个人的性格密切相关。对于内向型同学,批评的重点在于开导,态度要和缓,必要时、可避开其他同学,以保护此类学生的自尊心;对于外向型同学,批评尽量采取以柔克刚的办法,在其倾诉宣泄后,再与其讲道理。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