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河曲文化 > 樊有良回忆录:看戏

樊有良回忆录:看戏

2023年01月09日 11:23:41 访问量:991

樊有良回忆录:看戏

 最早能记住的看戏是文革期间我们河南村的毛泽东思想文艺宣传队的演出。那时候在三官庙演出,好像有《白毛女》,亮师大叔手举脸盆包块红布,这太阳就出来了。还有《红灯记》,田仓叔脚穿水靴扮演鸠山,其它情节记不住了。当时曲峪大队是远近闻名的学大寨先进典型,大队在王海元书记领导下非常富裕,苹果,梨,葡萄这些高级水果只有曲峪有。大队办的宣传队规模很大,都配备上了小提琴,也因此曲峪大队转正出去好几个文艺骨干。当时大一点的村子、学校、工厂都有宣传队,我老娘家是武家庄村的,村里有六百多口人,人才也多,我小时候去老娘家过会能看好几天戏,五十多年过去了,还有模模糊糊的记忆。七十年代宁武剧团还存在,领队是我村的闫金马大师,在巡镇礼堂演出样板戏《平原作战》场场爆满。

一九七七年巡镇公社五七农校解散,我又回到村里劳动,因为年龄小就在大队的基建队劳动,我记得有樊憨大爷给我叨拉走口外,这中瓜地不知是什么地方(中瓜地:走西口人的口语,指的是准格尔旗境内。“中瓜”是“准格尔”的汉语变音)。三陈科叔叨拉过去那大戏蟒袍玉带,喊黑的,唱红的,还有二人台名家李有师等。三陈科叔说甚化能看上那大戏呀,再就是冬天能在洋炉子上炒一盘小炒肉白菜,喝上二两烧酒就行了,这也是当年大多数社员群众的理想。

七八年七九年这古装戏陆续的放开了,当时人们很惊讶,都小声的议论。最早放开的古装戏是《小刀会》,河南村在汽车站背后包场演出,当时附近村的人们都来看稀罕,演到中途戏场发生拥堵,前台观众都跑到了戏台上,巨存叔在戏台大声呼喊维持秩序。也就是八O年前后全部放开了古装戏,二人台,道情。我记住大人们叨拉唱黑的叫大顺千,唱红的是邬来喜,青衣是黄俊英,由于十几年中断了古装戏的演出,没有年青演员,所有的演出就这几个老演员扛着,二人台老艺人有河北村的田国成师傅,桃山林利母亲,那时候县二人台剧团还有李有师的《探病》,这也是文革以后保留下来的几个老艺人。

农业社解散以后,大戏,二人台全部放开,有国营剧团也有个人剧团全面开花。各村陆续的恢复了过古会、庙会,我们河曲的乡俗是各村从正月初二到阴历二月底过会,算正月的会。从阴历三月一直到开镰是各村又一次过会,每个月都会有几个村子过会,我老娘家是正月初六,正月初八过会的最多,过会各村要包场唱戏,亲戚朋友要互相走动,虽然正月里天寒地冻,但那时的男人们穿的白茬子扫脚凉面大皮祆翻毛皮鞋,女人们穿的西宁筒子皮袄、毛毡子鞋,一直要看到戏散了,不像现在穿上个羽绒服,半大衣,三接头皮孩鞋,一正正到冻的不能兰。那时候的亲戚真是亲,我舅舅、姨夫、我老舅舅来了整夜的和父亲母亲叨拉,有说不完的话。河南村的古会是正月十五,由于我村也就是巡检司,几百年的晋陕蒙集贸中心,又是县政府所在地,这过古会非常隆重,任有良大哥写的非常精彩详细我这里就不写了。

自古以来巡检司的四月十四古会,据说是吕祖爷的会,在晋陕蒙一带非常有名气,商家和政府都要在古会期间举行物资交流会和各种演艺活动。改革开放后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这四月十四古会相当隆重。当时巡镇的个体户有百十家,都要提前到石家庄进货,初八开始各种流行的服装就上市了。人们说北京、上海刚流行的衣服巡镇很快就有了,那时化肥厂、塑料厂、地毯厂、公社地毯厂有一千多工人,巡镇中学,巡镇完小,巡镇联校也有一千多学生教师,还有各机关单位,经商的个体户都是年轻人,巡检司的服装引领着晋陕蒙一带的时尚潮流,那年轻的闺女媳妇穿上那高跟凉鞋,嘎嘎嘎走在大街上,吸引了不少目光。

临近古会时,各单位、厂矿到太原拉新鲜的蔬菜,食品公司、个体屠宰户要准备够的猪肉。四月初十以后家家户户就要买猪肉、蔬菜、啤酒,准备迎接亲戚朋友的到来。街上的好地方各地的做买卖的要提前占好,准备卖饭的早早地搭帐篷备货。四月十三古会就开始了,村里在河南剧场演四天晋剧,三官庙主持也请了戏班子,还有各地的马戏团助阵。四月十四这天,三官庙主持请和尚演奏佛教音乐,还要到街上转一圈。巡镇完小组织学生也要出来表演宣传,电影公司组织最好的电影,连续几天放映,也有政府单位组织宣传党和政府的各项政策。街道从早到晚水泄不通,有时候担一担水拨脚不烂也担不成。这天赶会的从四面八方涌来,三轮车、四轮车、毛驴车、公交车,还有骑自行车的一齐涌向了巡检司。各个门市商铺人挤人,碗托摊子连个坐的地方也没有,所有的饭店顾客满满当当。到中午的时候,过会的就在街上席地而坐以等待下午开戏,或看马戏。下午戏场更是人挤人,就像现在南京路上的人伙,直到看完夜戏各路人马才回去。闫金马的《哭灵》,那是真功夫,观众们掌声不断。精彩的还有大顺千的《明公断》,邬来喜的《斩子》,岢岚县晋剧团的《金沙滩》、《蝴蝶杯》等。这样的盛会一直要持续三四天,各家各户也是亲戚朋友满满的。正因为巡检司五天一集每年过两会,这周围农村的闺女都想嫁到巡镇。

每年的七月七是曲峪的古会,曲峪村子大,每年都要请省级剧团唱戏,也有马戏团助阵,从南村到五门楼几里长的公路,车辆行人挤的一蹋糊涂,巡镇人几乎全部出动。七月七那天人们见面都会说:赶会圪来来没?扛的连戏场也到不了,好多人吃了两个碗托花了一块钱倒回来兰。这晚上就是有车(自行车)一族的天下了,大人娃娃骑上车子后座再带一个就赶夜会去了。

巡镇的四月十四,曲峪的七月七,城关的七月十五这是河曲的大会,戏班子也都是省级水平的,其它各村过会也大同小异,人们在忙碌中过庙会也能过戏隐。二00O年以后随着农村人口都迁到了县城,这各村过会唱戏照常进行,只不过没有了往年的盛况,戏场基本没几个观众,人们只是利用唱戏的机会回来看看村子,见个面聊聊天显摆显摆,就当是聚会了。

回忆看戏让我想到了可爱的故乡,黄河边上美丽的巡检司。由于城镇化的发展,巡检司年轻一代都到县城及周边城市安家落户了,回去一次阳圪棱棱晒太阳的就少几个,街上的行人大都白发苍苍,所幸没几个年轻人。再也回不去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盛况了,那些年那些看戏的人没有了前赴后继的接班人,那些关于看戏的美好的故事也没有人讲了。

 

编辑:yzm
评论区
发表评论

评论仅供会员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校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教育部 中国现代教育网 不良信息 垃圾信息 网警110
郑重声明:本站全部内容均由本单位发布,本单位拥有全部运营和管理权,任何非本单位用户禁止注册。本站为教育公益服务站点,禁止将本站内容用于一切商业用途;如有任何内容侵权问题请务必联系本站站长,我们基于国家相关法律规定严格履行【通知—删除】义务。本单位一级域名因备案流程等原因,当前临时借用网校二级域名访问,使用此二级域名与本单位官网权属关系及运营管理权无关。忻州市河曲中学 特此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