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吹起时间的书本,翻了翻,定格在了那一天。——题记
节令进入春分,春风如约而至。夕阳落日之下,伴着呼啸不停的风和沙尘滚滚,校园的荒地上早已有弯腰的身影。学生们三三两两,将散落各处的百头捡起、归置,这些看似平常的校园劳动都在不经意间构筑起一座精神圣殿。当年轻的手指与粗砺的石面相触,“劳动”一词便也不言而喻了。
校园荒地上的劳动是身体与物质最本质的对话。忆往昔,中国古代书院“洒扫应对”的传统中,清理庭院石径是学子每日必修的功课。看今朝,河中校园内,学子们弯腰捡石的姿态,与古人在书院扫地的身影遥相呼应。
“春,捡到化石了!”一阵笑声爆发。同学们都在黄土地中奔跑,拾起那块自己心仪的石头,拍去尘土,轻放入口袋,这些被校园劳动摩挲的石头,最终会沉淀为记忆的基石。清华园里的“清华石”,未名湖畔的“博雅石”之所以会成为精神象征,正是因为凝聚了无数师生劳动时滴落的汗水与情感。我们共同经历的瞬间如同书页间的压花,即使会干枯,却永远保持着当初的形状和芬芳。
“未来从过去汲取养分,而劳动是连接二者的纽带”。我们所捡起的每一块石头,都在诉说着这个道理。
“快看这儿?”吴老师的一声呼喊吸引了大家,“咔嚓”一道闪光灯下,将412班所有同学脸上洋溢的快乐笑容和那份青春的自信都定格在了这一张特殊且弥足珍贵的照片中了。
捡石不仅是手指与石块间的碰撞,更是心灵与自然的对话,是短暂生命与永恒时间的交感!
结伴熙熙攘攘走向教学楼,沿途的景色一帧一帧的浮现,天空从透亮变成釉色,当我们再次看向那洒满金色的红色建筑时,那里充满了希望!前途光明,任重道远!
我们打碎了夕阳,落下满地霞光,铺成一条通往前方的路。
——后记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