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届高考作文预测及佳作赏析:弱德之美,坚韧之花
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叶嘉莹一次在接受采访时说,当今社会以强者为德,提倡成为强者,提倡要夺取、争取,要通过打倒别人、不择手段地去争取一切。然而她却认可“弱德之美”。
她说,弱德不是弱者,弱者只趴在那里挨打。弱德就是承受、坚持,不从别人那里去争什么,只是把自己持守住了,在任何艰难困苦中都尽到自己的责任,有自己的一种操守,完成这种品格才是弱德。
以上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感悟和思考?请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自选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文题解析】:这是一则引语式材料作文题。
材料中叶嘉莹针对当下社会以强者为德、强调夺取竞争的现象,提出“弱德之美”的概念。现今社会往往鼓励人们积极进取、争强好胜,通过各种手段获取成功。然而,“弱德”并非等同于弱者,它强调的是一种内在的坚守与担当。在面对外界的压力、困境甚至诱惑时,个体能够坚守自己的本心,不随波逐流,不通过不正当手段去争名夺利,而是在自己的位置上默默承受,尽到应尽的责任,坚守道德与操守。这是一种对自我修养和品德的重视,引导我们思考在追求成功与强大的道路上,不能忽视内心的道德建设和个人的责任担当,为我们在喧嚣的社会环境中提供了一种审视自我与他人关系的新视角。
具体写作时,开篇可通过引用材料或社会现象引出“弱德之美”的话题,如以社会上过度竞争导致的不良现象为切入点,提出“弱德之美”的重要性。中间部分进行深入论证。可采用对比论证,将强者为德的功利性与弱德之美的内涵进行对比,突出弱德在个人修养、社会和谐等方面的意义;也可举例论证,列举历史上或现实中秉持弱德之人的事例,如苏轼在仕途不顺时仍坚守文学创作与为民之心,他虽未在官场争得高位权势,但以文学和品德流传千古,论证弱德之人如何在困境中坚守自我与责任。结尾部分总结全文,再次强调弱德之美的价值,呼吁人们在现代社会中重视弱德修养,可适当展望弱德对构建和谐美好社会的作用。
素材的选择:古代的君子仁人,如伯夷、叔齐不食周粟,坚守气节;屈原在奸佞当道时仍坚守爱国之志与高洁品德等;杜甫在乱世中忧国忧民,虽自身漂泊却心怀天下,体现弱德中的担当;现实生活中那些在平凡岗位上默默坚守职业道德的人,如医护人员坚守抗疫一线,不计个人得失;科研工作者在艰苦条件下坚持科研探索等。
立意:
1.弱德守心,坚守方显珍贵。
2.秉持弱德,勇担时代责任。
3.弱德于身,成就内在强大。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