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作文预测及佳作赏析:生活的节奏,心灵的节拍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材料一:
“倍速生活”源于看视频时开加速的追剧方式,现多指被快节奏裹挟而不得不开启追求时间效率最大化的加速生活。“三分钟读完一本书”“能5分钟吃完的饭不会多花1分钟”“忍受不了无意义的对话和事情”……追求“倍速生活”的我们好像患上了时间饥渴症。这其中,有人觉得忙碌而充实,也有人感到迷茫而焦虑。
材料二:
《我的阿勒泰》作者李娟曾获“鲁迅文学奖”,她在谈到自己的写作秘诀时说:“我写得很缓慢,慢慢地去操实,慢慢地去经营”。
以上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文题解析】:这是一则反映时代特征的材料作文,材料由现象到本质,由生活到写作,由他人到自己,将时代特征和个体生命紧密联系起来,引导考生关注时代和生活,思考自己的生命状态,从而达到对考生思想境界的提升和思想深度的挖掘。两则材料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材料一描述了现代社会中普遍存在的“倍速生活”现象,而材料二则通过作家李娟的写作方式,提出了另一种截然不同的生活态度。
在审题立意时,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倍速生活”的现象及其影响:分析“倍速生活”现象的成因,以及这种生活方式对个人心理、生活质量等方面的影响。
时间管理与生活品质:探讨在快节奏的生活中,如何合理安排时间,提高生活品质,避免焦虑和迷茫。
慢生活的价值:从李娟的写作经验出发,探讨慢生活的价值和意义,如何通过放慢生活节奏来提高生活的深度和质量。
个人选择与社会环境:分析个人选择和生活方式与社会环境的关系,如何在社会的大环境中找到适合自己的生活方式。
平衡速度与质量:探讨在追求效率的同时,如何保证生活的质量,如何在速度与质量之间找到平衡点。
反思与自我调适:鼓励人们反思自己的生活方式,学会自我调适,以适应不断变化的社会环境。
综合以上立意,我们可以看出,本题的核心在于探讨在快节奏的现代社会中,人们如何处理速度与质量的关系,如何找到适合自己的生活方式,以及如何在忙碌的生活中保持内心的平静和生活的品质。
素材:
时光如流水,在我们指尖滑落。我们常常会感叹:时间都去哪儿了?其实,时间就在我们的身边,就在我们的点滴生活中,只要我们用心去捕捉,用心去珍惜,时间就会在我们的生命里留下深深的痕迹。
古人云:“欲速则不达。”在追求效率的同时,我们也要注意质量。只有慢下来,才能品味生活的美好,才能体会到生命的香醇。
生活就像一杯咖啡,需要慢慢品味,才能体会到其中的苦涩与香甜。如果我们只是急匆匆地喝下这杯咖啡,那么我们就无法体会到生活的真谛。
高效率的生活确实可以让我们在短时间内完成更多的事情,但是它也会让我们的生活变得单调乏味。只有当我们慢下来,才能发现生活中的美好,才能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加丰富多彩。
快与慢并不是对立的,而是相辅相成的。我们需要在快与慢之间找到一个平衡,才能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加美好。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