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源于河曲的二人台是在叙事民歌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小型剧种,属秧歌类。因最初只有两个角色(一丑一旦)表演,故称二人台。在晋西北、内蒙古西部、陕西榆林、河北张家口一带极为流行。代表曲目有《走西口》、《五哥放羊》、《挂红灯》、《碾糕面》、《打金钱》等。
1957年,河曲民歌、二人台曾赴中南海为周恩来、朱德等党和国家领导人汇报演出;2002年在纪念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讲话》发表六十周年之际,河曲民歌再度进京,唱响北京中山音乐堂,向首都人民和国内音乐界人士展示了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同年10月再赴上海参加“中国精粹·天籁之声”文化交流演出。2004年,参加晋陕蒙冀四省区二人台艺术电视大奖赛并获奖。2006年,河曲民歌、二人台双双入选国家级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河曲县被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命名为“中国北方民歌艺术之乡”荣誉称号。2007年6月、2008年6月,为纪念中国第二个、第三个文化遗产日,二人台作为稀有剧种三次进京参演。近年来先后有多名优秀歌手参加了CCTV《魅力12》、《民歌中国》、《神州大舞台》、《七天大胜》等栏目活动并获奖,使民歌、二人台声名远播。
自二人台诞生,数百年间之演出团体存在良多,但流有痕迹者甚少,今仅就可考班团择要介绍于下:
[五云堂玩艺班]
唐家会村玩艺班子,组建于清同治年间,请神池道情艺人郑根喜传授道情《打经堂》、《三世修》、《教子》等戏,以道情为主,以二人台为辅,“ 风搅雪‘’演出。同治八年(1870) 七月二十三日于大埝墕村庙会日场二人台《小寡妇上坟》,夜场道情《打经堂》,为河曲二人台剧目可考之最早登台演出。初有本村演员张兴旺、大
明亮、李有润等人,后吸引周边内蒙准旗根小子、狗狗旦、万人迷等及陕西府谷县丁三议、拴套子、李铁锁、秦五毛眼等加盟,故声势大振,各地献演,历时甚久,光绪十一年(1886)前后仍在演出。
[河会自乐班]
创建 于清光绪三年(1877), 祖孙四代接续经营,半职业坐唱,代表人物有贾祯、贾银庆等,贾袖于光绪三十二年(1906)15 岁时随父学唱二人台,该班名于古会节日下被邀助兴演出,直活动到 20世纪50年代初1953年秋,中国音乐研究所采凤队采集了其坐唱(走西口》,其活动事迹被记载入(中国戏曲志.山西卷).
[樊家沟老白灵班]
职业演出班。 创建于光绪二十年(1894), 由二人台名艺人白灵且樊贵卓创办,主要由同村艺人樊立梦、樊二蛇、樊六及其子樊二仓组成,活动干临近晋、陕、蒙周边地区,名气甚大。
[唐家会父子班]
职业演出班。 创建于光绪二十年(1894), 班主李占存,主要成员有其子李铁锁、李二成、儿媳三兰花等,长年活动于内蒙河套地区。民国十四年( 1925)李占存殁后,其次子李二戌继领其班,并与河曲名艺人十四子合伙,使其班成为清末民初时期晋西北黄河两岸甚有名气之戏班。
[沙坪二人台班]
创建于二十九年(1940),班主“芝麻旦”著二毛,主要人员有“神音四胡”菅锄刨,日角演员菅绿树、菅玉才,枚笛演奏者菅裕科(管二毛之子)。多在本县及周边解放区演出。
[南沙窊刘兵海班]
创建 于民国三十一年(1942), 班主刘兵海,主要组成人员有刘厚、张二仁、获兰半等。多在本县演出。
[岱狱殿青年班]
创建 于民国三十三年(1944), 班主李法子,组成人员不详,后同当地驻军合作成江“军民友谊业余剧团”演出,三十六年(1947) 该班改名为“贫农文化站”,配合土改,编演新人新事,进行宣传演出。
[岱狱殿娃娃班]
创建于 1953年,班主李法子,组成人员有李占年,吕桂英,张林燕、吕玉根、李秀英、贺秀荣等10余人,平均年龄12岁。当年参加全县汇演,获头奖。
1956年该班15人全部吸纳进人县办二人台剧团。
[河曲县二人台剧团]
1956年10月20日,河曲县成立二人台剧团。张存亮任团长,邬怀义任副团长、李法子任业务副团长,菅二毛为特聘艺术指导。剧团是在1955 年夏成立之河曲俱乐部基础上建立的,全团有演职员27人,内有原岱岳殿老艺人李法子娃娃班15人。剧团先住巡镇“三官庙”,后迁河会村。1957年省选拔该团李法子、李有师、吕桂英、吕玉根、张林艳、柳凤英、王来祥、张存亮等参加全国民间艺术会演,《珍珠倒卷帘》被评为优秀剧目。1964年,该团调忻县转为地区文工团,仍以演唱二人台为主。
[曲峪二人台业余剧团]
1958年成立,团长王治华,导演邬巨田,编剧作曲菅保憨,乐队有王来才、王敦占等,主要演员先后有赵彩英、王留女、王海莲、王掌良等。该团自编自演,团长王治华执笔编写现代戏《相亲》受到省文化厅的嘉奖,本人参加了全国青年作者极积分子代表大会。1965年6月,带《相亲》参加华北地区文艺调演,受到李雪峰、彭真等中央领导接见并合影留念。
[八一歌舞团]
1959年,由巡镇红专大学全校师生组建,全团50余人,首赴大同汇演,一举夺冠。在省文化厅下放干部指导下,排演了大型二人台现代戏《智取威虎山》名声大振。1961年解散,张美兰、尹占才、许月英等多数演员充实县剧团,邬满东、樊志新、任登贵等少数演员考取省区文艺团体,余者回到了乡村。
【河曲县二人台歌剧团】
1968年10月1日成立河曲县毛泽东思想文艺宣传队,杜换荣是该队招收的女演员,本队唱改编了的二人台。1972年正式更名称河曲县二人台歌剧团。高连仲于1969年至1973年任剧团指导员。1978年县二人台调宋巧梅、许凤岐、邬新田为导演,调原‘’毛泽东思思宣传队”解散后分配于各单位之优秀演员李桂香、杜焕荣等为骨干,并从县艺校毕业生中和业余宜传队中选拔优秀人才调人充实,全团30余人,经严格训练,演艺大进,长年于晋、陕、蒙周边地区演出,颇受欢迎,影响甚大。立团共23年,团长更替12人,涌现出一批出色演员, 如李桂香、杜焕荣、王掌良、苗俊英、王永茂、杜全居、张混良、侯巧梅等,以及出色演奏员刘厚、韩晋东、李义等。其中王掌良、苗俊英被调人内蒙古二人台剧团。建团到1990年间为辉煌时期,之后,由于种种原因而逐渐衰败,2001年10月解散。
[南元二人台剧团]
民营二人台剧团。1987年5月底成立,由城关镇南元村妇女李凤鸣自筹资金创办,有成员20多人,演出于周边地区。
[海红蜜二人台剧团]
民营 二人台剧团。1998年成立,由管保憨组建并任团长,主要成员有郭宇文、郭文华、余秀清等,建团三年,演出跑遍晋、陕、蒙三省区十多个旗县。2000年8月解散。
[河曲县二人台剧团]
民营二 人台剧团。2008年成立,由王敦占组建,演员约20余人,2011年初由巡镇杨彩珍接手经营。
[河曲民歌二人台艺术团]
民营二人台剧团,隶属于山西发展河曲民歌二人台有限公司旗下。公司注册成立于2010年5月,法人代表:田白,经营范围为民歌二人台文艺创作及其培训和演出。公司下设河曲民歌二人台艺术团和民歌二人台艺校两个机构。河曲民歌二人台艺术团于2011年4月份组建运行,团址坐落在白朴公园园内,为二进仿古四合院,建筑面积950平方米。艺术团分河曲民歌、二人台、舞蹈、器乐、舞美五个组,演职人员均为全国各专业艺术院校毕业生。特聘国家一级演员武利平、许月英、王风云、张美兰、苗俊英、王掌良,著名作曲、编导、指挥刘铁铸、柳志雄、吕欣荣、任新宁,年轻歌唱家梁虎威,河曲民歌二人台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继承人辛礼生、杜焕荣为艺术顾问兼指导老师,特聘王掌良为团长,编排众多优秀民歌、二人台剧目搬上舞台,展演于全国,颇受好评。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