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河曲历史 > 重回部队“大院”

重回部队“大院”

2023年08月28日 08:33:14 访问量:145 作者:丁晓峰

河曲丁晓峰散文:重回部队“大院”



  2016年国庆假期,80岁老母亲到我工作地忻州镶牙,北京的大妹妹也来陪同。闲暇时间我兄妹萌发一想法,让老母亲口述,回忆父母往事,记载成文,传给后辈。

  母亲出身富农,家境尚可,八岁丧母,婚前高小上学。1955年与父亲结婚,1956年6月随军入朝,8月被志愿军吸收为军人服务社会计兼售货员,因孕我临盆,1957年4月提前回国。1957年5月我出生,在休假返队河曲籍志愿军战友贺为干的引导帮助下,8月底母亲带着出生三月的我到了丹东,因入朝证过期,在丹东停留两周,后在河曲籍志愿军干部李三小(李三小当时是团里后勤采购,往返朝鲜与丹东)帮助下再次踏上朝鲜土地,仍在团军人服务社当售货员。1958年11月返回祖国。回国后母亲在部队所在地河南省信阳县明港镇军人服务社工作,直到1962年随父转业,期间我一直在部队大院生活。

  知晓父母这段特殊经历后,父亲戎马生涯成文记载的想法很快变为行动,我开始收集父亲生前资料,从档案局复印了资料。父亲丁向斗1945年7月从晋绥二分区随营学校参军入伍,1947年任西北野战解放大队政治指导员,1948年任西北艺术学院音乐部区队长、西北野战军X文工队分队长,1951年任西北野战军x俱乐部主任,1952年先后任志愿军x团政治处俱乐部主任、宣教股长。1955年授大尉军衔,1962年部队转业。

  在整理父亲资料期间,我科护士长刘向英(其父刘富和,忻州籍志愿军x团军人)知情后向我推荐了在忻州工作的七师子弟王军怀,军怀让我更详细了解了原部队的番号变更、驻地变化及在忻州居住的七师子弟们情况。我初步感受到又回到了部队“大院”。特别是知道部队子弟们准备出一本《献给父辈的爱》书时,安怀哥、军怀弟第一时间告我,让我提供资料。本来父亲军旅用品保存完好,但文化大革命父亲被打成走资派,下放农村劳动改造。村里排练样板戏时,为了博得好感早日“解放”,自当导演,提供道具,把军装、皮带、部分肩章全部无偿赠送,仅只留下部分肩章、证件、照片,所以这次出书提供了仅有的3张照片、3份证书。

   纪念中国人民志愿军第一军步七师抗美援朝凯旋六十周年历史照片册——《献给父辈的爱》首发,新书发布会及文献影像展在郑州山海美术馆举办。我有幸参会,感受颇深。从全国各地赶来的原步七师志愿军老战士,上百位的志愿军战士后辈们云集展馆现场,看书、观展、签名、献花、拥抱、留影、倾诉……当年那段战火硝烟、浴血奋战的历史仿佛浮现眼前,聆听健在父辈可歌可泣、战斗岁月的生动讲诉,群情激动,热泪盈眶。我荣幸参与了《献给父辈的爱》新书发布会与影展,亲眼目睹了原七师的健在老战士及英雄烈士的后代们、家属们,亲身感受了这次纪念抗美援朝凯旋六十周年的郑州盛会,让我真正体会到又回到了部队“大院”。

  我为回到部队“大院”而高兴!

  我为回到部队“大院”而自豪!

  我为回到部队“大院”而骄傲!

  我为健在的父辈们祝福——幸福长寿!

  我为“大院”子弟们祝福——身体健康,友谊长存!

  (作者丁小峰 忻州市人医院心胸外科主任医师 )

编辑:yzm
上一篇:永不消逝的巡检司
下一篇:弥佛洞
评论区
发表评论

评论仅供会员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校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教育部 中国现代教育网 不良信息 垃圾信息 网警110
郑重声明:本站全部内容均由本单位发布,本单位拥有全部运营和管理权,任何非本单位用户禁止注册。本站为教育公益服务站点,禁止将本站内容用于一切商业用途;如有任何内容侵权问题请务必联系本站站长,我们基于国家相关法律规定严格履行【通知—删除】义务。本单位一级域名因备案流程等原因,当前临时借用网校二级域名访问,使用此二级域名与本单位官网权属关系及运营管理权无关。忻州市河曲中学 特此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