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河曲文化 > 从前是怎样过年的

从前是怎样过年的

2023年01月09日 11:15:11 访问量:889

从前是怎样过年的

作者 陈秉荣

过年的时限,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是指腊月初八至二月二这一段,都算过年。狭义仅指从大年三十过渡到正月初一。正所谓“一夜连双岁,五更分二年。”我所说的就是这两天的全部活动。事情虽多,并不复杂,件件事充满了深刻的文化内涵。

从我记事起,直到现在,七十多年来,我家过年的程式及饭食基本没变,形成了自家的年俗。要说有变化,也就是程式的简化和饭菜的丰盛。

文字表述时将过年分作两天,即除夕和春节。而老百姓则将过年当作一件事,即如何从今年的岁尾过度到来年的岁首,所以称作“过年”。

我家的过年程式:

一,担水

大年三十(小建二十九日),清早起来,第一件事就是担水,水瓮要担得满满的。一来,用水多。二来讨口彩,取其圆满盈馀。

 

二,扫院

扫院是第二件事,与平时扫院相比,特别认真、仔细,旮里旮旯都要扫到,枝枝叶叶都要清除,陈年垃圾都要清除干净。因为下一次扫院要等到正月初五。

住进楼房以后,担水、扫院这两件事就自然省略了。

三,早餐

大年三十的早餐有主食有汤。

汤是面茶。食材是小米面炒制成茶面,茶面加水刷成面糊煮开后,加入盐,滴入胡油,即可饮用,既有炒香,又有油香。

主食是米窝窝包豆子,也就是发糕。其做法是:小米面和成面团,发酵后,再自然冻冷一两天,增加甜味。食时加碱澥成稠糊,倒入笼屉内一半,摊平,撒一层事先煮熟的豇豆,再盖一层面糊,急火蒸熟,用刀切成菱形方块即可食用。米窝窝要蒸很多,多余的慢慢吃,号称“隔年窝窝”,取富贵有馀之意。现在蒸馍成为常食,但总忘不了隔年窝窝。

四,上坟祭祖

早餐毕第一件要事便是上坟祭祖。上坟祭祖是过年的重要内容,丝毫马虎不得,要由家长亲自祭祀。父亲在时父亲亲祭;父亲不在了,由我来担当;我行动不便了,又有儿子顶上。过年上坟不同往常,除了丰富的祭品和香纸外,还要带柴炭和炮仗。到了坟里要垛火笼,响炮仗。意思是与祖宗同贺新年。

进城以后,过年祭祖也不能如期进行了,或者提前,或者遥祭。

五,贴对联

过年贴对联,其实还包括春帖和斗方。

对联是贴在门框或门扇上的,内容多为颂祝性的吉利话。所以有句歇后语说,“大年三十贴对子——自说吉庆。”

春帖子一般为四个字,按内容可分为两类,一类是神帖子,写的是各种神的名号,也就是自己造的神。其它是些吉庆话,比如贴在鸡窝上的是“鸡肥蛋大”,树上是“枝繁叶茂”以及“抬头见喜”“出门通顺”等。

 

神帖子名目很多:

“天地三界”是简称,全称是“天地三界十方万灵真宰”,也就是主宰天地人三界以及四面八方生灵的神祇,道教认为是玉皇大帝。

“土神之位”,一般是指承载万物的大地,但在保德人眼里,等同一个片儿警,只管自家的安全,所以也称“当方土地”或“本宅土神”。

“灶君神位”被尊为一家之主,专管一家生活琐细。有神祃就贴个神祃,没有神祃贴个神帖子代之。

“财神爷”是必不可少的,市场上有卖的年画,买一张贴上,花花绿绿,喜庆好看。如果沒买上便写一个:先用一页黄纸写一个神牌,三行字:右“招财童子”,左“進宝仙官”,中“供奉家堂福禄财神”。右左配红对联:“天下财源主,人间福禄神”。横批为“五路进财”,两边还要配两个小斗方,一个写“恭”,一个写“敬”。拼贴在一起,像个阁楼,也很好看。

我的外孙看见这么多的神帖子对我说:“老爷克迷信哩!”我说:“老爷是无神论者。这不是迷信,这是一种仪式,一来渲染节日气氛,二来寄托一种美好愿望,祝愿平安,希望丰收。”

贴对联,重点要把大门打扮好,对联要贴两副,门框上一副,门扇上一副,还要用瓦金镶天地边。门眉上贴横批和吊笺,也称大花纸,户对上还要贴两个写着“春”“节”二字的小斗方,俗称笺子。远远望去,一片火红,象征日子过得蒸蒸日上。

住进楼房以后,贴对联也简化了,门上贴一副对联,室内贴个“抬头见喜”,仅此而已。

六,挂灯笼

大年三十是个漆黑的夜晚,在那个没有电灯的年代,挂几个灯笼,就显得格外光明。我们家一般挂三盏灯笼:

在天地爷神龛前竖一灯杆,吊一盏贴着“高照明灯”春贴的马灯;

 在土神爷神龛前吊一盏小纱灯;

在大门外挂得是公子灯,木头柜架,正方形,上梁两端有卷云纹雕饰,酷似公子的方巾,故名。

后来,我自己用高粱杆、彩纸,自制花灯,诸如宫灯、花篮灯、八角灯之类,取代了老三件。

 住进楼房以后,有灯也无处挂了,只好买两串小彩灯装潢室内,五颜六色,相映成趣。

七,团圆饭

年三十最丰盛的一顿饭,合家聚餐,其乐融融,称之“团圆饭”。有许多人家把这顿饭安排在晚上,所以也叫“年夜饭”。

我们家一直当作午餐。

 

团圆饭的主食是米饭,要备办很多,要有剩馀,称作“隔年捞饭”。首先要盛两小碗米饭,各插五颗红枣,供献财神和灶神,然后才能人们开吃 

上讲究的是菜品。基础菜是大烩菜,但为了喜庆吉利,称作“一品锅”,取“一品当朝”之意。主要食材有大白菜、油煎山药、油煎豆腐、宽粉条、猪黑肉或红烧肉、丸子等。

再讲究一点的菜是三元盘,取其“连中三元”之意。也就是说有三盘菜:一盘凉调豆芽,一盘猪肉炒板粉,一盘羊肉炒细粉,三盘组合,俗称下三元;一盘红烧扣肉,一盘羊肉,一盘酥鸡肉,三盘组合,俗称上三元,上三元就可称席面了。

较为讲究的席面是顺六碗了,取其“六六大顺”之意。其菜品是六个碗菜,分别是:红烧扣肉,方肉(代替肘子),羊肉,酥鸡,小酥肉,丸子。上世级80年代,商品鱼普及,鱼代替了小酥肉。

 

最隆重的家庭宴席,俗称“七碟子八碗”,这并不是菜品的名称,而是言其冷菜、炒菜、碗菜众多,数不胜数。

八,垛火笼

火笼,又叫塔火。即用块炭垒砌成的塔状物,中空,填充木柴。一般用块炭一百斤左右,也有用炭二三百斤的。

吃过午饭的第一件事就是垛火笼了,先担一担干净的黄土垫一个土胎,起稳定作用。然后用修整过的块炭,层层加高,逐渐收缩,垛成塔状。收口处盖一块平整的炭块,称作“火笼盖子”,在火笼盖子上还要贴一个“旺火冲天” 的春帖。垛好以后,将现场收拾得干干净。

九,辞岁

垛起火笼,大的营生便没有了,换上新衣新帽到左邻右舍串个门,或喝盅小酒,或问候祝赞两句。此行谓之“辞岁”,事情虽小,但显得邻里关系融洽,人情满满。

进城后,邻里关系淡化了,甚至老死不相往来,“辞岁”一说也渐行渐远了。

 

十,安神位

入夜,在神位前点灯、烧香,摆放一个莲花馍,称作“安神位”。

十一,封门

点灯、烧香以后,要关大门,锁门户。并在大门口放一根擀杖,一个铡草刀片。在住人的屋子门槛底下也要放刀和擀杖。响一个纸炮,表示人不再走动,谓之“封门”。 

十二,年夜饭 

我家年夜饭很固定。一是吃饺子,谓之“揣元宝”,饺子里要包硬币,谁吃出来,谁的福气最大。二是吃倭瓜,纯粹是为了讨口彩。

十三,守岁

守岁,又称“熬年”,即吃过晚饭不能早睡觉,怕夜长梦多,作恶梦。过去也就是玩纸牌、打扑克,自从有了电视机,人们便以看春晚为乐了。

 十四,接神

 等到鸡唱,家家接神,无非也就是那么一套仪式:男性家长穿戴整齐,洗手擦脸,响一个开门炮,便到院中点火笼,点不叫点,叫“发”,取“发财”之意。火笼发旺,满院光明,一驱邪秽,二象征日子火红。接着点灯、烧香、放炮仗。放麻雷三个,双响六声,取“六六大顺”之意;鞭炮一挂,取“岁岁平安”之意。再响一个开大门炮,就算是迎来了新的一年。

进城以后,火笼也不垛了,炮仗也不让响了,這一套接神仪式也慢慢消失了。消失的是一种神秘文化,提高的即是物质生活水平。

十五,拜年

  正月初一,孩子们一起床,便给长辈磕头拜年,长辈要给压岁。这正是人常说的“二八小子盼过年,又吃好的又干钱”。早餐过后,小孩子满村拜年,长辈们要给小钱、糖果、花馍等作为回礼,大人们也要到十字街头聚一聚,互道一声“过年好!”

后来拜年演变为投递贺年片,手机普及以后,在手机上发一个微信,也就算尽了人情了。

    十六,正月初一的饮食

    俗言,正月初一是弥勒佛下界的日子,所以全天吃素。

    早点是油花茶,茶即面茶,配茶米、油花儿、麻片、醉枣等茶食,作为早点。

    午餐油糕粉汤为正餐。油糕取意“步步高升”,粉汤取意“长长久久”。

 晚饭各取自便。

十七,其他

    1,请吃饭

    在正月初八以前,年年会请人吃一顿饭,酬谢一年中帮助过自己的亲族邻里。

2,走亲戚

正月初六出门,首先去舅舅家拜年。

正月初八给岳父家拜年。

至此,年也算过来了,过年的礼仪也算走到了,新的一年又开始了。

编辑:yzm
评论区
发表评论

评论仅供会员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校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教育部 中国现代教育网 不良信息 垃圾信息 网警110
郑重声明:本站全部内容均由本单位发布,本单位拥有全部运营和管理权,任何非本单位用户禁止注册。本站为教育公益服务站点,禁止将本站内容用于一切商业用途;如有任何内容侵权问题请务必联系本站站长,我们基于国家相关法律规定严格履行【通知—删除】义务。本单位一级域名因备案流程等原因,当前临时借用网校二级域名访问,使用此二级域名与本单位官网权属关系及运营管理权无关。忻州市河曲中学 特此声明。